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doImage
  • 放大
  • 下載
  • 下載
期刊論文
刊名教育資料集刊
專輯名稱道德教育專輯
卷期0:25
篇名正義倫理與關懷倫理的論辯:女性倫理學的積極意義
起訖頁185-212
作者簡成熙
出版/發行者國立教育資料館
出版年月2000/11
出版地臺北市
出版國別臺灣
語文中文
關鍵字詞道德教育正義倫理關懷倫理女性主義道德哲學
章節標目一、緒論(頁187);二、正義倫理與關懷倫理的要旨(頁188);三、正義/關懷的對壘(頁192);四、正義/關懷的整合(頁197);五、結論(頁203)
摘要郭耳堡從心理學的立場整合了啟蒙運動自康德以降的思想,而建構了有名的正義倫理;女性學者姬莉根則提出了關懷倫理,認為郭氏的正義倫理只反映了男性的認知,正義/關懷的二分,引起了許多學者的討論。本文首先分別敘述正義/關懷之要旨,再從三種二元對壘的方式---普遍原則/具體情境,普遍他人/具體他人,分離的自我/關聯的自我,各自說明正義/關懷的預設和立場。學者們都企求去整合二者,有的學者從正義的觀點來整合關懷,有的從關懷的觀點來整合正義。筆者認為關懷倫理對道德的界定較符合事實,所以是持著關懷的觀點來整合正義。正義倫理所設定的各種原則,雖然抽離了社會的事實,但仍有其客觀的意義,可以視為輔助關懷倫理的技術。為了回應女性主義的訴求,不使關懷倫理淪為再製兩性刻板分工的惡果,筆者提出了修正「自主」及重構「公私領域」的概念,使關懷倫理從狹隘的女性經驗與意識中走出,不僅促成兩性平權,更擴大了倫理學的視野,開啟人類文明的新契機。
授權狀態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