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

《國立編譯館館刊》第30卷第1、2期

  • 點閱次數:386
  • 收藏次數:0
《國立編譯館館刊》第30卷第1、2期
期刊論文
刊名國立編譯館館刊
卷期30:1-2
篇名《國立編譯館館刊》第30卷第1、2期
作者類型主編
作者國立編譯館
出版/發行者國立編譯館
出版年月2001/12
出版地臺北市
出版國別臺灣
語文中文
ISSN977-1016-0574
關鍵字詞國立編譯館國立編譯館館刊歷史期刊
章節標目春秋之秋取象於蝗蟲說質疑/周聰俊(頁1-18);
原始佛教的心身觀/曾錦坤(頁19-34);
《穀梁傳》中關於《春秋》史事記載原則的解釋觀念/吳智雄(頁35-66);
《禮記.禮器》篇闡義/周何(頁67-78);
六朝雜擬詩題材類型論/洪順隆(頁79-120);
詩聖杜甫與中國詩道/嚴壽澂(頁121-150);
論柳永詞之俗與周邦彥詞之雅/蕭淑貞(頁151-188);
《詩話總龜》中所展示的詩學評論/張健(頁189-226);
輾轉於實學與西學之間的選擇—以明末西方地理知識東漸史的經驗為例/洪健榮(頁227-276);
論清代「詞史」觀念的形成與發展/侯雅文(頁277-304);
徘徊於傳統與現代之間—晚清文人劉鶚的一個思想史個案考察/陳俊啟(頁305-328);
「國語」生成研究—一個文學史的分析/呂昭明(頁329-348);
林亨泰符號詩研究/丁旭輝(頁349-368);
葉德輝對宋元舊槧和明清善刻的價值的體會與認識/沈俊平(頁369-390);
布拉姆斯晚期鋼琴小品之結構研究—作品一一八、一一九/陳千姬(頁391-468);
華林問題及費馬定理在複函數的研究與推廣/楊重駿(頁469-484);
APER程序演進之支援/陳振炎(頁485-532);
編後記(頁533-534)
授權狀態已授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