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doImage
  • 放大
  • 下載
  • 下載
期刊論文
刊名教育資料與研究
專輯名稱臺灣文化與社會之回顧與展望
卷期0:2007sp
篇名戰後的臺灣經濟發展
起訖頁31-48
作者張清溪
出版/發行者國立教育資料館
出版年月2007/12
出版地臺北市
出版國別臺灣
語文中文
ISSN10243058
關鍵字詞臺灣經濟發展日本時代外貿取向黨國資本主義中國經濟Taiwan economic developmentJapanese colonialopen-economy strategyKMT-state capitalismChina economy
章節標目壹、前言(頁33);貳、戰後的臺灣經濟(頁33-39);參、經濟結構的轉變(頁39-43);肆、經濟成長的來源(頁43-45);伍、臺灣經濟發展的檢討(頁45-47);陸、結語(頁47)
摘要本文討論1950年以來的臺灣經濟發展,分別從經濟成長、經濟公平、經濟穩定與經濟結構轉變等層面,論述戰後臺灣經濟的發展與演變。最後提出臺灣經濟發展的獨特促進因素,以及阻礙進步的重要變數。檢討這50多年的臺灣經濟,我們的成長率名列世界前茅,在分配上也還算是比較均平,而幾次的波動,影響是有但並未中斷成長。在經濟結構方面,1960年代中期,臺灣完成農業到工業社會的轉型,1980年代後期則完成工業進入服務業社會的轉型。與其他國家比較,支持臺灣經濟發展的獨特因素有二:一是日本統治時期建立的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二是國民政府以對外貿易為發展導向。阻礙臺灣發展的也有兩個變數:過去是國民政府的黨國資本主義,未來則是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未來如果能進一步對國際社會開放臺灣的服務業,將有助於臺灣真正進入已開發國家之列。
授權狀態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