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doImage
  • 放大
  • 下載
  • 下載
期刊論文
刊名教育資料與研究
專輯名稱50週年特刊
卷期0:69
篇名臺灣理學教育的轉型與未來的挑戰
起訖頁33-46
作者方泰山
出版/發行者國立教育資料館
出版年月2006/04
出版地臺北市
出版國別臺灣
語文中文
ISSN10243058
關鍵字詞數理課程發展國際數理教育評比國際數理科學奧林匹亞科學素養因材施教與課程分級science curriculum developmentIEAInternational Science Olympiadsmathematics and science literacygeneral and advance science courses
章節標目壹、承先:我與理學教育執行重鎮(台師大科教中心、教育部科指會)的淵源(頁35);貳、轉型:由國民生產毛額20美元到15,000美元的關鍵性科教育(頁35-44);參、啟後:建議與展望(頁44-45)
摘要五十年來,臺灣中小學理學教育以數理課程為核心,而數理課程一直又是由教育部統一制定之「課程標準」來規範,台師大科教中心在科指會指導與諮詢之下,一直扮演執行面舉足輕重角色。其間在6-3-3學制下,數理課程的發展由「數學、生活、自然、理化、博物」到「數學、生活、自然、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可略分為五大階段:(一)戰後至1962年,承襲大陸舊制與日本殖民,是以敘述性理學為主的所謂戰後重整的古典課程期;(二)1963年至1983年,以直追歐美太空探險為目標的九年義務教育,所謂培育菁英的學院數理課程期;(三)1984年能源危機轉型至今,漸進施行試探性教學,所謂多元數理科學課程期,其間端出數理資優班與基礎科學資優人才培育實驗計畫、週末數理科學營、基礎科學資優人才培育計畫、臺灣國際科展、科學實驗班、創造力研習、大學數理精英選讀班,且陸續接受各種國際數理科學奧林匹亞的挑戰與科學素養如,IEA的各種評比,在在顯示臺灣在數理科學方面,教育出全球一流的世界公民;(四)1995年,繼經改、政改、教改正式起動,小一開始所謂「建構」教學法;(五)1999年,高中數理課程教科書完全開放民營,小一、四正式施行「自由化」與「民主化」之所謂九年一貫鬆綁課程期。TIMSS-2003正式施測結果在2004年12月16日全世界同步公布,與加入2004年起動二年的國際國中學生統整科學奧林匹亞競賽(IJSO),考驗結果,不論是義務教育的科學素養或資優科學教育,並沒有想像中的快速滑落。除此OECD /PISA 2006年跨國高中生科學評量正進行中,並正籌備加入已十年歷史的國際天文奧林匹亞(IAO)與開創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更能深入評估臺灣推動數理科學教育改革十二年的成效。值此數理教育平民化的同時,國家應有完善的一流理學人才培育政策與制度來達成因才施教與課程分級的理想。
授權狀態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