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doImage
  • 放大
  • 下載
  • 下載
期刊論文
刊名教育資料與研究
專輯名稱50週年特刊
卷期0:69
篇名臺灣五十年主體性的教育建構
起訖頁1-14
作者林玉体
出版/發行者國立教育資料館
出版年月2006/04
出版地臺北市
出版國別臺灣
語文中文
ISSN10243058
關鍵字詞臺灣主體性國家認同歷史教育Taiwan educationpolitical subjectivityself consciousness
章節標目壹、前言(頁3-4);貳、臺灣教育主體性的政治發展面(頁4-6);參、具體的教育措施(頁6-9);肆、專業、敬業與樂業(頁9-11);伍、檢討與展望(頁12-14)
摘要臺灣教育,在過去五十年以來,臺灣所佔的比例太少,而教育又有偏向。批評者每指責數百年的「臺灣教育」,既「反臺灣」也「反教育」。「反臺灣」就是把臺灣看成沒什麼重要,甚至隻字不提,偶一提之,都是負面的。「反教育」則一來以學術迫害來阻礙學生智力的發展,服從心態掛帥,不只受教育者腦筋未見開發,反而有被窒息的可能;二來在品德教育上,公然把仇恨作為教學重點,與「愛」的教育背道而馳。就鄉土教育而論,臺灣本土語言及教材未見整理、研究、及教學。幸而經過臺灣主體性早些覺醒人士的奮鬥及抗爭,現在才見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中,開始有了名實相符的臺灣主體意識的教學。主體意識中最為核心的莫過於國家認同,這在過去的政治教育中是霸權十足的一言堂。臺灣是否可以成為獨立國家,至少應讓師生知悉過去有過這種史實,現在則在爭論中。主體性的教育,不該閃避,不可扭曲,更不可打壓。學術自由之有無,此一議題是最佳的考驗。
授權狀態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