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1.探討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青少年之家庭背景因素(包括家庭結構-含生親家庭、單親家庭及繼親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育程度及父母職業)的差異及對其身心適應之影響。 2.探討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青少年所知覺之父親管教方式類型與母親管教方式類型的差異及對其身心適應之影響。 3.探討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的差異及對其身心適應之影響。 4.探討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及其身心適應之影響。 5.探討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青少年之依附風格的差異及其身心適應之影響。 6.探討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青少年之家庭背景因素(包括生活適應-行為困擾、生活滿意、與身心健康、偏差行為、學業成就)、父母管教方式類型、親子互動關係、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風格之對其身心適應之預測力與解釋力。 7.能將研究所得結果提供相關機構有效規劃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親職教育及青少年輔導方案之參考。 原住民依戶籍所在可區分為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由於平地原住民居住地多接近一般鄉鎮,都市,故漢化較深,原住民子女從小就在一般平地人多的學校讀書,可能較快適應平地學校環境,在身心適應各方面是否與山地原住民有所不同,需要進一步探討。 研究同時收集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學生與非原住民學生資料,探討其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關係、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依附風格及其身心適應的關係。 本研究樣本先以私立長庚護專五專原住民學生788名為對象,施以問卷調查,再依其居住地區分為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與非住民組作比較。 研究工具包括:(一)基本資料(二)家庭社經地位調查表(三)父母管教方式量表(四)依附風格量表(五)親子互動關係量表(六)子女佑覺父母婚姻關係量表(七)身心健康量表(八)行為困擾量表(九)活動經驗量表(十)自尊量表 資料處理包括: (一)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二)雙因子變異數分析(Two-way ANOVA) (三)Tukey's法 (四)逐步迴歸法(Stepwise regression procedure) (五)X考驗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學生類別與家庭結構對自我概念,偏差行為,身心健康,行為困擾各方面之影響均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原住民學生與所知覺之父親管教方式類型的差異對其身心適應之影響並無交互作用。 三、父親管教方式方面:「寬鬆放任」的比「專制權威」者,子女有較好的自我概念、較優的身心健康品質、及較少的行為困擾。 四、父親管教方式方面:「寬鬆放任」的比採用「開明權威」方式的子女會有較多偏差行為表現。 五、不同原住民學生與所知覺之母親管教方式類型的差異對其身心適應之影響並無交互作用。 六、母親採用「專制權威」、「寬鬆放任」管教方式,比採用「忽視冷漠」者,子女有較好的自我概念、及較少的行為困擾。 七、母親採用「寬鬆放任」的比探用「開明權威」者,子女較少有偏差行為困擾。 八、母親採用「寬鬆放任」的比採用「開明權威」方式者,子女較少有偏差行為困擾。 九、不同原住民學生與父子互動關係類型的差異對其身心適應之影響並無交互作用。 十、父子互動關係為「聚疏心離」的,子女的行為困擾較多於父子互動關係為「聚疏心繫」、「聚頻心繫」及「聚頻心離」者。 十一、父子互動關係為「聚疏心離」的,子女的行為困擾較多於父子互動關係為「聚疏心繫」。 十二、父子互動關係為「聚疏心繫」的,子女的行為困擾較多於父子互動關係為「聚頻心繫」。 十三、不同原住民學生與母子互動關係類型的差異對其身心適應之影響並無交互作用。 十四、母子互動關係為「聚頻心離」的比「聚疏心繫」者,子女有較差的「自我概念」、「身心健康」困擾及較多「行為困擾」。 十五、母子互動關係為「聚疏心離」的比「聚疏心繫」者,子女有較多的「偏差行為」、「身心健康」困擾及「行為困擾」。 十六、母子互動關係為「聚疏心離」的比「聚頻心繫」者,子女有較差「身心健康」及較多的「行為困擾」。 十七、母子互動關係為「聚頻心離」者比「聚頻心繫」的子女有較多的「行為困擾」。 十八、佑覺父母婚姻和諧程度較低的學生其偏差行為,身心不健康程度與行為困擾均顯著較多。 十九、佑覺父母婚姻親密程度高者,其自尊較高且身心較健康,行為困擾較少。 二十、三類學生中最常有依附類型以「逃避依附」最多,「安全依附」次之,「焦慮矛盾」者最少。 二十一、親子依附關係為「逃避型」的比「安全型」的子女之「自我概念」較差、且有較多的「身心健康」困擾及「行為困擾」。 研究建議如下: 一、研究方法方面 (一)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專原住民學生與非原任民學生在家庭結構、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方式、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類型及身心適應各變項間,均沒有顯著的差異,為驗證此現象是否普遍存在於各層級學校中,未來研究需擴大研究範圍,收集專科以下學校中原住民學生的資料,以進一步探討影響原住民身心適應之相關因素。 (二)研究工具方面,需持續修訂,較能反應出原住民文化背景,並運用焦點團體或深度訪談,作質性研究的再探討。 二、親職教育方面 (一)關於父母管教方式,需多宣導對於青少年應避免「專制權威」與「冷漠忽視」的方式,而在情感方面,多支持鼓勵青少年。 (二)親子互動重質也重量,多增加親子心理的互動,如傾聽、分享經驗、尊重肯定等,對青少年身心適應較有幫助。另外,增加親子相處的機會也很重要。 (三)父母婚姻關係如能增進親密、和諧程度,亦能提昇青少年自尊與身心適應,並減少偏差行為產生,此項因素在山地原住民學生的適應中更為重要。 三、學校教育方面 (一)本研究發現三類型學生的依附關係類型均以「逃避型」居多,過去研究(陳皎眉,民84)顯示「逃避型」青少年的身心適應困擾與偏差行為較多,故需透過師長引導與同儕關懷,培養表少年良好的依附關係,促使其學習信任、關心他人,建立起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 (二)推廣心理衛生教育,協助青少年了解家庭互動與自我身心適應之關係,透過自我成長與改變,並懂得運用社會支持系統,能將家庭的影響力導向促進身心適應的原動力。 (三)運用個別輔導與成長團體,協助單親或繼親家庭有適應困難之學生。 (四)加強對學生家長之親職教育,透過家長座談,家庭訪視與社區服務,宣導正向觀念法,以提昇家庭功能。 (五)落實加強實施山地、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推展家庭教育,尤其在夫妻婚姻關係教育(包括:婚前教育、新婚調適與計劃家庭、夫妻溝通與調適、婚姻衝突與危機處理)及親職教育(包括:父母角色與職責、兒童發展與保育、親子溝通與調適、子女教養)兩主要部分。 四、社會資源方面 (一)社會服務機構可多舉辦單親、繼親家庭父母成長團體或相關教育活動,以發揮初級預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