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紡織產業的技術發展軌跡與社會文化變遷研究報告
研究計畫及報告 | |
計畫類型 | 個別型研究 |
計畫名稱 | 台灣紡織產業的技術發展軌跡與社會文化變遷研究報告 |
計畫主持人 | 陳介英 |
執行機構/主管機關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執行單位 | 私立逢甲大學 |
語文 | 中文 |
關鍵詞 | 紡織產業;經濟發展;社會經濟結構變遷;技術 |
GRB連結 |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930146 |
摘要 | |
授權狀態 | 未授權 |
章節標目
標題 | 頁數 |
---|---|
第壹章、緒論 | 1-4 |
第貳章、台灣紡織產業發展沿革 | 5-12 |
一、紡織產業萌發期(1945-1953) | 5-9 |
二、紡織產業發展期(1954-1966) | 9-11 |
三、紡織業成熟期(1967-1987) | 11-12 |
四、紡織產業衰退與轉型期(1988-2002) | 12-13 |
第參章、紡織產業技術之變遷 | 14-55 |
一、紡織產業出口產品的織造種類變遷 | 14-16 |
二、織布業機械的變遷 | 16-22 |
三、紡織業技術的國際分工 | 22-33 |
四、紡織產業生產結構與主要原料及製造流程圖 | 34-48 |
五、紡織機械種類變革 | 49-54 |
六、小結 | 54-55 |
第肆章、紡織產業結構變遷 | 56-85 |
一、從棉紡工業到人造纖維紡織工業 | 56-62 |
二、進口替代到出口導向 | 63 |
三、紡織產業出口產品之上中下游比重變遷 | 64-69 |
四、逆向整合的上中下游產業結構之形成 | 70-84 |
五、小結 | 84-85 |
第伍章、紡織產業大型廠家空間分佈與聚落形成 | 86-127 |
一、台灣紡織產業大型廠家之空間分佈 | 86-102 |
二、台灣紡織產業聚落 | 103-127 |
第陸章、紡織產業集團分佈與發展 | 128-145 |
一、紡織產業集團的地理分佈 | 128-133 |
二、紡織產業主要企業集團之發展 | 134-144 |
三、小結 | 144-145 |
第柒章、紡織產業相關政策演變 | 146-161 |
一、紡織產業的重整與扶植政策時期(1945-1953) | 146-155 |
二、紡織產業秩序與根基打造政策時期(1954-1966) | 155-156 |
三、紡織產業強化國際競爭力政策時期(1967-1987) | 156-157 |
四、紡織產業升級政策時期(1988-2003) | 158-160 |
五、小結 | 160-161 |
第捌章、紡織產業與社會文化之變遷 | 162-198 |
一、生產導向的產業與勤儉的社會習性 | 162-173 |
二、紡織產業組織結構的社會基礎 | 173-182 |
三、紡織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 182-190 |
四、紡織產業人才培育 | 191-196 |
五、小結 | 197-198 |
第玖章、研究發現 | 199-204 |
一、從萌芽到轉型的完整紡織產業發展歷程 | 199 |
二、紡織產業技術從勞力密集轉向資本與知識密集 | 199-201 |
三、紡織產業生產導向結構的深化發展 | 202 |
四、台灣紡織產業聚落形成與廠家數的逐漸遞減 | 202-203 |
五、紡織產業生產廠家的集團化發展 | 203 |
六、有關建議事項 | 203-204 |
參考書目 | 255-262 |
附錄一、紡織工業名詞解釋 | 205-215 |
附錄二、紡織訪談摘要 | 216-252 |
附錄三、台灣工業史蹟館紡織產業相關物件徵集 | 253-254 |
延伸閱讀
- 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