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之宗旨乃在男女平權的教育基礎下,思考家政教育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實際的生活需求,在制式的教育型態下,教師以有限的教育資源,把握些許的教學時間,建立家政科教學模式,始課程內容能真正符合社會生活環境的需求,滿足學生學習慾望,開創家政科教育嶄新的教學方向。
長期處於升學壓力環境下的學校教育體制,要達到五育均衡是有其先天外在條件不足的因素存在,特別是現今社會普遍對學歷有極端認知偏差的價值觀下,未來的改革路程仍是我等必須努力的課題。家政科教學在整個教育學習體制中,常因配合學校的教學方針,受到限制約束的現象,並未因推動教育改革的推展而獲得完全的舒緩。反而因現有升學方式的不明確化,使教學內容至今仍無法達到完全的正常化。特別是在有限的教學資源中,家政科教育仍依然是藉由教師個人的思維、意志與執行能力來推動教學工作。因經濟發展的成效,促進社會的工商化程度加速,明顯的短縮城鄉間生活品質的差距,但這般的現象卻沒有反應在教育體制的領域上。城鄉間教育內容的差異,一般人的觀念,仍存在進入明星學校就讀的意圖,對這包括家政科在內之非升學之教科的教學品質與成效影響,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課題。
本研究依據「高中家政教學達成率與未來發展」之問卷調查,由台灣地區之高中及高職的家政教師及學生為調查對象,旨在了解現今的家政科教學是否有確實的推展,及其內容是否能滿足學生的期待,符合社會的需求。並以學校的屬性將其區分為都會城市群與鄉鎮地方群,都會城市群為台北、桃園、台中及高雄四個地區,鄉鎮地方群為及上述區域之偏遠地域,比較城鄉間家政科教學內容的差異。以問卷調查所獲得的結果為基礎,就其間認知差異部分進行討論。
問卷調查之調查項目是依據教學指導手冊編制而成,由於在製作過問卷時遭到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導致居家環境受到空前的破壞,所以問卷的內容集中於生活注家的範圍內,在居住生活的一般知識、居住文化、居住生活論、住宅管理問題、圖面規劃及室內設計、高齡及殘障之居住問題、生活環境與設備。各個學習領域中每項列舉認為必要者以○表示,若認為沒必要則以×表示。
最後,本文就依據文獻探討之心得及調查結果與討論,理解高中生對家政科教學的認知,短縮學生學習意願與教師教學內容的落差,提供家政科教學有更良好的教學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