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目的以台灣的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之實施,從家庭背景因素以及城鄉差距的角度,分析是否影響大學入學機會分配。比較新舊兩種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的結果是否因家庭背景不同、城鄉不同而影響入學機會。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92學年度的大一、大三學生為調查母群體,透過層級叢集抽樣的方式,抽取92學年度入學的大一學生及90學年度入學的大三學生,有效樣本為5951人。
二 、主要研究發現
1.整體而言,不分公私立學校分別就大一與大三高收入(家庭月收入11.7萬以上)至低收入(家庭月收入3.4萬以下)各群之比較發現,新舊兩制進入大學(不分公私立學校)的比率在五種不同社經背景的群體中,在統計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2.就進入公立或私立大學的機會而言,低收入群(家庭月收入3.4萬以下)較不易進入公立大學。大一生(新制)的進入公立獲私立大學的機會分別是39.1%與60.9%,約為4:6。大三(舊制)低家庭經濟背景進入公立與私立大學的比率分別是33.5%與66.5%,機會差異接近一倍。
3.就學生就讀高中職的縣市而言,就讀於縣的高中職學生,其能就讀大學的機會相對較低(直轄市與省轄市就讀大學的機會較高);以學生就讀高中職的所在區域而言,以東部地區的學生就讀大學的機會最低(其他三個區域相近)。
4.分析發現,公私立學習資源的取得方面,大一、大三兩年級學生其戶籍所在地之影響並未發現顯著的改變。即以直轄市、省市列為「城」,縣列為「鄉」所做比較,發現進入公私立大學的比率在城鄉的差異上未達顯著。
5.考試分發部分:大一(新制)和大三(舊制)就讀公立/私立大學與進入人文社會/科技類的科系之機會,無明顯的結構性改變。
6.推薦甄選部分:大三(舊制)就讀公立與私立的機會比是4:6;大一(新制)就讀公私立的機會比是3:7。經由推薦甄選進入公立的機會相對較難。大三生(舊制)就讀人文社會科系與就讀科技類科系機會無明顯差異;大一生(新制)就讀人文社會科系的機會高於就讀科技類科系,兩者的機率是0.7396比0.2604,相差2.84倍。新制的推薦甄選使學生更容易進入人文社會類的科系就讀。
7.入學機會公平性的感受方面,全體覺得考試分發的公平性最高,其次是申請入學,最低是推薦甄選。
三、建議及改進策略
1.消除影響入學機會之家庭不利因素與城鄉不利因素方面:政府宜規劃更積極的改善策略,根據研究發現東部地區及離島方面,入學機會相對不利,東部地區及離島地區的入學機會問題應有專案性的處理措施。
2.入學公平性維持的努力宜強化:申請入學與推薦甄選的入學方式被認為較不公平,此一主觀的認知,亦值得當局認真檢討申請入學與推薦甄選制度可能衍生的不公平問題。
3.政府現階段的改善策略:(1)建議教育部加強入學方案改變的宣導工作,多舉辦入學方案改變的公聽會,增加教育部門改變入學方案與民間對話的機會。(2)建議教育部門負起降低入學考試報名費用的責任,或訂定較為合理的考試收費規範。
4.政府中長期的改善策略:(1)父母職業背景會影響公立大學入學機會,低家庭收入者的公立大學入學機會相對較小,教育部門面對此一公平性失衡的問題,宜審慎面對,積極發展更有效的改善策略。(2)有關大學入學考試方式方面,專家提出的方案與考生的看法有相當的出入。未來政府訂定入學考試方案,宜考量納入學生所提的相關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