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貫課程在學生學習方面,強調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以養成二十一世紀的優質公民為鵠的,於是傳統著重零碎知識背誦的分科課程,被強調統整的領域課程所取代,老師之間的協同與合作也被強調;在教師教學方面,因為重視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強調教師即課程的行動研究者,於是原本剛性的課程標準也換成了柔性的課程綱要,統編本的教科書不再存在,老師擁有自選、自編教材的彈性與空間;在學校方面,強調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各校利用社區資源,發揮辦學特色。這樣一套理念甚佳的課程,在國民中學實施一年多以來,不論是教育學界或是實務界,對於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大多持肯定態度,然而對於實施的方式、進度,乃至於各項配套措施卻有不同的意見。本研究站在課程設計與發展的角度,認為課程改革是一個不斷調適以及漸進發展的歷程,課程政策的實施必須考量如何協助教師與學校建立有效的課程實施策略與條件,所以透過課程評鑑中的CIPP模式,探究九年一貫課程在國民中學的實施成效,希望結果能進一步作為教育部決定政策或行政措施之具體參考。
本研究以自編問卷調查全國72所國中的校長、主任、老師、家長以及學生3707人,蒐集他們對九年一貫課程的意見,並實際訪談其中7所國中,進一步蒐集各校對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的整體意見;另外,本研究也於北部與中部各舉行一場專家座談會,一方面提供教育各界有機會交流對九年一貫課程在國民中學實施的意見,一方面蒐集相關政策修正與調整的建議。
本研究的結果指出:無論是教育學者或是教育現場人員都肯定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特色,許多學校與老師在九年一貫課程中得到更多的專業發展空間,而學生也變得較為活潑有主見,所以希望政府在課程實施時不要動搖大的政策方向;但是大部分參與實務推動工作的專家與學校教育人員也都表示,國中升學為主的文化深深影響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的成效,學生升學率的高低是學校辦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換句話說,九年一貫課程在國中的實施,除了要符應時代趨勢與哲學理念下的教育目標,也一定得考慮到是否有利於與學生升學有關的教學目標。所以,大部分的校長、教務主任及教師都贊成九年一貫課程應該繼續實施,但是要做調整(74.7%),其中做小幅調整的佔33.2%,做大幅調整的佔34.3%,而認為要立刻停止九年一貫課程恢復舊制的人,行政人員方面只有3.5%,教師方面則有24.9%,至於要另擬新制的人也不多,只佔5.6%。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方式需要進行調整,例如合分科教學、各領域分配節數以及教材的整體性,而其配套措施也需更加緊腳步迎頭趕上,例如領域教師的培養以及教師在職進修等。
另外,本研究的結果也指出,家長與學生對於九年一貫課程的精神與內容普遍不了解,顯示在政令宣導上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而家長對於九年一貫課程的整體看法,認為九年一貫課程政策應繼續施行的有14.9%、小幅調整的有33.5%、大幅調整的有18.8%、立即停止擬新制的有7.8%、立即停止恢復舊制的有19.6%、其他的有5.4%。
本研究不但呈現了教育專家、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各種意見與看法,也羅列了各方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具體建議,並統整為數項具體結論與建議,對於教育決策當局深具參考價值,也有利於教育各界進一步反省我國的國中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