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認為如果要能積極、有效的進行少年犯罪的預防,實有必要找出目前在國中受教的學生中,有哪些人是屬於高危險群。質是之故,本研究依據文獻,認為有兩類的學生是需加以注意的,一類是成績在班上的後五分之一,很少參加班上活動或學校的課外活動,及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及人生方向之「邊緣性危險群」,另一類則是學習意願、學習成就差,違反校規及對學校的種種活動缺乏興趣的「受教困境」的學生。依此,本研究比較犯罪少年、認輔學生、低成就學生及一般學生在影響扮演「學習者」的因素上,例如:父母管教態度、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自我效能、學校依附性及升學與就業意願等變項的差異。本研究認為學生一旦失去「學習者」的認同,便會脫離對學校的依附,進而增加發生犯罪行為的可能性。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在非行行為上,犯罪少年組最多,其次是認輔組,而低成就組與一般學生並無顯著的差異。但就學校依附性以及升學與就業的意願上,犯罪少年組、認輔組及低成就組並無多大的差異,且都不如一般學生可以認同學校功能及所提供的學習活動,由此可知,犯罪少年組、認輔組及低成就組在扮演「學習者」的角色是不如一般學生的。就影響扮演「學習者」角色的因素來看,犯罪少年組、認輔組及低成就組在這些因素的比較上均無顯著差異,與一般學生組進行比較時,這三組青少年在正向的父母管教態度、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及自我效能上遠不如一般學生組,但是在這幾個變項的負向因素表現上,四組青少年是沒有顯著差異的。因此,把目前就讀國中的認輔學生及低成就學生當為未來可能發生犯罪行為的高危險群,是可成立的。
本研究接著以紮根理論及其研究方法當為基礎,利用質化研究建構出少年犯罪發生的歷程模式。於此模式中認為將青少年推向犯罪角色的兩個因素,分別是犯罪同儕的存在與否及犯罪危險因素的影響。於此模式中又認為由於失去父母的關愛帶來的情緒困頓,再加上正值青少年的叛逆心態,如果學校的依附鍵斷裂,將使青少年易加入犯罪同儕的行列。
最後,本研究提出如何增強認輔學生與低成就學生「學習者」的角色扮演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