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名稱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溫明麗黃乃熒
研究者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謝雅惠林威志王秉倫
執行機構國立教育資料館
執行單位國立教育資料館
語文中文
關鍵詞新台灣之子新移民學習表現外籍配偶
摘要隨著跨國婚姻的頻繁及台灣少子化的社會趨勢,新移民子女學童人數乃隨之激增,其引發的教育問題不容小覷。雖然相關研究紛紛進行,補救和福利措施也逐步推展,然而對於新移民子女在學校教育上是否處於弱勢?哪些部分是弱勢?現有的教育該如何協助他們?其競爭力的優劣勢何在?等議題仍待進一步探討。有鑑於此,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及統計等方法,一則掌握這些學童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成就現況,俾為進一步提供實質協助做好準備;再則希望能端正社會視聽,回歸教育本質,並提供政府未來施政之參考。本研究以自編之「台灣新移民子女國民教育學習成就調查問卷」及「台灣新移民子女國民教育學習成績調查表」來掌握新移民子女在學校的學習成就和教師對其觀點後,發現如下的結果:

(一)在北中南東四區的六縣市中,新移民國小學童各領域的學習成就大都在「甲」等,是相當不錯的表現,但是各縣市和各領域之間仍存在個別差異,例如,「數學」普遍低於「健康和體育」或「綜合活動」等領域的表現;國中各領域大都落在「乙」和「丙」等,數學甚至大都在「丁」等;

(二)整體言之,學業成就並無明顯進步,但各縣市不同領域在逐年進步上有所不同;

(三)「數學」普遍表現最低,居「丙」和「丁」等,而且從國小開始就處於低成就者居多,此狀況有每下愈況趨勢;

(四)「綜合活動」和「健康和體育」的表現相對較佳;「社會」領域的表現更明顯的逐年退步;

(五)教師大都認為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比我國學童差,此觀點比實際表現來得低。

故本研究建議,此方面的研究宜結合人口結構的改變,更深入的重新認識新移民子女學習的個別差異,以尋求有效的補救措施;同時,也應該從教師開始提升其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多元文化素養,更期盼政策上能在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上發揮多元文化共融的優勢,進而提升國家競爭力。

授權狀態已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第一章、緒論1-2第一章、緒論.pdf
  第二章、文獻探討3-12第二章、文獻探討.pdf
    第一節、新移民子女就學人數概況3-7
    第二節、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表現與相關教育研究成果7-10
    第三節、國際間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及政策概況10-12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13-15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pdf
    第一節、研究方法與對象13
    第二節、調查工具設計與實施13-14
    第三節、資料回收及處理14
    第四節、研究倫理15
  第四章、研究結果分析17-54第四章、研究結果分析.pdf
    第一節、學習成就調查問卷分析與討論17-32
    第二節、學習成績調查分析與討論32-54
  第五章、研究結論與建議55-61第五章、研究結論與建議.pdf
    第一節、結論55-59
    第二節、建議59-61
  參考書目63-66參考書目.pdf
  附錄一、「教師對新台灣子女國民教育學習成就調查問卷」67-75附錄一、「教師對新台灣子女國民教育學習成就調查問卷」.pdf
  附錄二、「新台灣之子國民教育學習成績調查表」76-78附錄二、「新台灣之子國民教育學習成績調查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