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感教育的圖像與發展/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陳伯璋 | 1-23 |
壹、緒論 | 1-2 |
貳、美感及教育 | 2-6 |
參、存在美學 | 6-10 |
肆、公民美學 | 10-15 |
伍、生態美學 | 15-18 |
陸、結語 | 18-20 |
參考文獻 | 21-23 |
臺灣美感教育向前行——陳碧涵立法委員訪談錄/洪詠善;邱鈺婷(訪談)、阮凱利(編撰) | 25-30 |
前言 | 25 |
一、推動臺灣美感教育的背景與動力 | 25-27 |
二、對於臺灣美感教育之想像藍圖 | 27-29 |
三、對於臺灣推動美感教育的深切期許 | 29 |
結語 | 30 |
尋「美」於自由——馮朝霖教授訪談錄/梁凱翔;龔祥生(訪談);阮凱利(編撰) | 33-39 |
一、美感教育的本質 | 33-34 |
二、美感教育解構現存的教育框架 | 35-36 |
三、美學研究作為跳脫教育框架的可能性 | 36-38 |
四、美感的影響力如何可得? | 38-39 |
五、結語 | 39 |
論教學表現性:從杜威美學透視教學原理/林逢祺(演講)、阮凱利;梁凱翔(編撰) | 41-49 |
壹、前言:教學幸福感 | 41-42 |
貳、教學裡的陳述與表現:普遍和個別 | 42-43 |
參、平衡性與教學表現 | 43-44 |
肆、教學的間接性與轉化性 | 44-45 |
伍、內在阻力與教學表現性 | 45-46 |
陸、情感與教學表現性 | 46-47 |
柒、教學的媒介與表現性 | 48 |
捌、醞釀教學的表現性 | 48-49 |
玖、結論與反思:探尋教學的表現性 | 49 |
生命的迷宮:花園與墓園的再想像/梁可憲 | 51-68 |
壹、美的魅惑與想像力 | 51-52 |
貳、美感及教育 | 52-56 |
參、Tom Long與Nobody的名字之謎 | 56-61 |
肆、人在「迷宮」中 | 61-65 |
伍、結語:「界」意在破(無) | 65-66 |
參考文獻 | 67-68 |
發現課程與教學交互具現的「第三空間」:一種「身體圖式」取徑的美學探究/黃彥文 | 69-86 |
壹、前言 | 69-70 |
貳、透過「身體圖式」的取徑,探究「第三空間」的可能 | 70-75 |
參、研究架構與方法 | 75-76 |
肆、研究發現與討論 | 77-82 |
伍、研究結語:反思課堂教學交互具現的「第三空間」之蘊義 | 83-84 |
參考文獻 | 85-86 |
特色學校課程美學理論建構與實踐之初探/陳伯璋;盧美貴;陳玉芳;陳鳳卿;董泓志 | 87-114 |
壹、前言 | 87-88 |
貳、特色學校發展與課程美學 | 88-100 |
參、研究方法與實施 | 100-104 |
肆、研究發現與結論 | 105-109 |
參考文獻 | 110-114 |
另類學校課程實踐中身體美學之探究/洪詠善 | 115-139 |
前言 | 115-117 |
貳、身體美學與課程 | 118-120 |
參、研究方法、歷程與資料分析 | 121-125 |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 125-135 |
伍、結論 | 135-136 |
參考文獻 | 137-139 |
日本小學國語教育的「美意識」培育/謝嘉文 | 141-162 |
壹、前言 | 141-142 |
貳、日本人的「美意識」 | 142-144 |
參、日本小學的國語教育 | 144-151 |
肆、日本《國語》教科書的特點 | 151-156 |
伍、結論:好美的畫面 | 156-160 |
參考文獻 | 161-162 |
中學藝術教育與青少年次文化美感的碰撞之研究:以學生創意偶戲比賽訓練為例/陳誼芳;劉用德 | 163-182 |
壹、前言 | 163-165 |
貳、教學現場的衝突——課堂上的審美知識vs.青少年生活中的美感體驗 | 165-171 |
參、課堂中的美感教育,另一種可能——以海山高中創意偶戲團為例 | 171-177 |
肆、結論——教學策略的反思 | 178-180 |
參考文獻 | 181-182 |
教育劇場「感受」與「實踐」的表演藝術美感課程/李其昌;陳虹君;梁雅茹 | 183-208 |
壹、前言 | 183 |
貳、研究內容 | 183-184 |
參、研究方法 | 184 |
肆、課程的設計以學生為主軸 | 184-187 |
伍、教育劇場對美感教育的實踐 | 187-193 |
陸、課程設計依據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 | 193-195 |
柒、結語 | 195-196 |
參考文獻 | 197 |
附錄一:教育劇場《我的朋友小豆子》劇本 | 198-201 |
附錄二:學習單彙整(19位參與者;回收問卷數15份) | 202-208 |
十二年一貫高中階段(9-12年級)美學主題課程初探:以臺灣慈心中小學實踐經驗為例/謝易霖 | 209-245 |
前言 | 209-212 |
壹、研究背景與研究者視角 | 212-214 |
貳、華德福學校發展現況與課程概說 | 214-218 |
參、慈心華德福十二年一貫課表之編製與美學課程形構 | 218-223 |
肆、課程構思與實踐經驗 | 223-232 |
伍、對十二年一貫課程的啟思 | 232-237 |
參考文獻 | 238-242 |
附件一、聖塔菲華德福高中課表 | 243-244 |
附件二、訪談問句 | 245 |
重返審美與創造力典範的藝術教育價值:以視覺形式美感實驗課程案例探討/陳育祥 | 247-265 |
壹、全球化情境與人才培育 | 247-249 |
貳、審美教育與創造力的發展——從個體到社會情境 | 249-255 |
參、透過藝術教育的創造力培育與審美實踐 | 255-260 |
肆、重視審美與創造力的藝術教育價值 | 260 |
參考文獻 | 261-265 |
聽見色彩——音樂要素之情緒感知與色彩聯想之研究/陳靜潔;王維君;歐立成 | 267-289 |
壹、緒論 | 267 |
貳、文獻探討 | 268-271 |
參、研究方法 | 271-275 |
肆、研究結果 | 275-285 |
伍、結論與建議 | 285-286 |
參考文獻 | 287-289 |
青少年另類穿著之審美思考與實踐歷程:存在美學的反思/黃祺惠 | 291-312 |
壹、前言 | 291-292 |
貳、文獻探討 | 292-296 |
參、研究方法 | 296-297 |
肆、研究分析與討論 | 297-308 |
伍、結論 | 308-309 |
參考文獻 | 310-312 |
空間響記: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生活與環境」課程實驗方案過程與階段成果/喻肇青;張寶釧;林碧雲;余崇齡;林怡彤 | 315-356 |
壹、計畫背景 | 315-316 |
貳、計畫理念 | 316-328 |
參、實踐原則與策略 | 328-333 |
肆、執行歷程 | 334-348 |
伍、階段成果與回饋 | 349-354 |
參考文獻 | 355-356 |
身體與聲音美感的探索: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聲音與身體」課程實驗方案過程與階段成果/張中煖;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 | 357-386 |
壹、緣起 | 357 |
貳、研究設計 | 357-359 |
參、實施狀況 | 360-365 |
肆、初步研究發現 | 366-373 |
伍、結論與反思 | 373-375 |
參考文獻 | 376 |
附件一:參與回饋單 | 377 |
附件二:反思紀錄表 | 378 |
附件三:身體和聲音自我檢視表 | 379 |
附件四:觀課紀錄表 | 380-381 |
附件五:教學方式紀錄表 | 382 |
附件六:第一梯次工作坊課程資料 | 383-384 |
附件七:第二梯次工作坊課程資料 | 385-386 |
從「視覺形式」開啟「美感之門」/陳瓊花 | 387-412 |
壹、前言 | 387-389 |
貳、「美感」的聯結概念:「美」、「品味」、「美感知覺」、「美感經驗」 | 389-391 |
參、秩序與美感:清潔、整齊、變化 | 391-394 |
肆、美感與形式 | 395-405 |
伍、美感的整體性 | 405-406 |
陸、「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初步成果——美感經驗歷程與方式 | 406-411 |
柒、結語——美感四說 | 411 |
參考文獻 | 412 |
大專生藝術教育工作隊之規劃與執行——以104年度「教育部大專青年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為例/張純櫻 | 413-448 |
壹、前言 | 413-415 |
貳、文獻探討 | 415-417 |
參、工作隊規劃與執行成果 | 417-430 |
肆、結論與建議 | 430-431 |
參考文獻 | 432 |
附件 | 433-448 |
發現國中生心靈流動之美:聯絡簿生命美學的實踐/林俐慈 | 449-460 |
壹、面臨教學困境與省思 | 449 |
貳、教師自我提升與實踐 | 449-450 |
參、教師傳遞發現心靈風光的美感經驗 | 450-454 |
肆、交相輝映的生命格局 | 454-460 |
伍、總結 | 460 |
舞動雲水:「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的身體教育——溫慧玟執行長訪談錄/洪詠善;王筑筠(訪談)、阮凱利(編撰) | 461-466 |
壹、與雲門教室有約 | 461 |
貳、身體教育是什麼? | 462-463 |
參、從身體白皮書看到的青少年身體意識 | 464-465 |
肆、身體教育如何回到自身?如何教? | 465-466 |
伍、從身體教育散發出來的美 | 466 |
走在藝術濡沐的道路上——李昀珊藝術家訪談錄/林怡彤;龔祥生(訪談)、阮凱利(編撰) | 467-472 |
壹、認識公共藝術,認識李昀珊 | 467-470 |
貳、公共藝術影響公民思維 | 470-471 |
參、美感是小時候就該有的… | 471-472 |
稻香圓舞曲——陳德平藝術總監訪談錄/梁凱翔;龔祥生(訪談)、阮凱利(編撰) | 473-476 |
壹、這是一場農村行動劇 | 473-474 |
貳、大地上的藝術 | 474-475 |
參、從「稻田裡的餐桌計畫」看到的轉變與影響 | 475-476 |
肆、後記 | 476 |
藝術與動員:藝術參與中的公共/曾旭正(訪談)、邱鈺婷(編撰) | 477-484 |
壹、藝術的根本:「體會」 | 477-478 |
貳、藝術vs.參與 | 478-479 |
參、藝術vs.「公共」 | 479-480 |
肆、藝術動員:土溝經驗 | 481-482 |
伍、藝術介入的方式 | 482-483 |
陸、結語 | 484 |
美感教育視點的國際視野:美國實踐案例之探析/洪詠善;范信賢;阮凱利;邱鈺婷 | 487-507 |
壹、前言 | 487-489 |
貳、臺灣美感教育的視角 | 489-490 |
參、美國美感教育的實際案例 | 490-501 |
肆、結論 | 502-504 |
伍、省思與建議 | 504-505 |
參考文獻 | 506-507 |
嚮美—享美—想美:日本參訪報告/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陳伯璋 | 509-536 |
壹、研究緣起與目的 | 509-511 |
貳、參訪成果 | 511-531 |
參、發現與心得 | 531-533 |
肆、建議 | 533-535 |
參考文獻 | 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