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您目前尚無權限瀏覽數位物件,請洽系統管理員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名稱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本土化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陳麗華鄭玉卿
研究者徐世瑜許佩賢詹寶菁
執行機構國立編譯館
執行單位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語文中文
關鍵詞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本土化比較教育社會科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的本土化程度」,以及評價「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是否有足夠的本土化教材」。具體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如下:

(一)文獻分析法釐清「本土化」和「課程本土化」的意義,並以焦點團體座談法確立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本土化的內涵與教材分析指標。

(二)兼採量的內容分析法和質性的文件分析法,探討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的本土化程度。分析的對象包括:(1)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中所蘊含的本土化內涵和精神,以及(2)目前各出版商所發展出來的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本土化教材的比例。

(三)以半結構性訪談法,了解教科書編輯者對內容分析結果的看法,以及在落實教科書本土化的編寫過程中,所獲致的成果與所面臨的困境等。

(四)進行跨國比較,針對美國、英國、日本、中國大陸以及新加坡等五國的中小學社會教科書的本土化情形進行內容分析,以做為評價我國中小學社會課程的本土化程度是否足夠的參考標準。

(五)根據研究結果,指出我國中小學社會課程的本土化程度是否足夠,並分析目前落實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本土化已有的成效,以及未來尚可努力的方向。

授權狀態未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3
    第二節、研究目的4
    第三節、名詞解釋5-6
    第四節、研究限制與處理7-10
  第二章、文獻探討11
    第一節、台灣本土化運動之發展背景11-14
    第二節、本土化之立論基礎15-29
    第三節、課程本土化之意涵30-38
  第三章、研究方法、設計與實施39
    第一節、研究架構與流程39-41
    第二節、研究對象與方法42-47
    第三節、研究工具與研究信效度48-60
    第四節、資料處理61-64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65
    第一節、課程綱要之本土化分析65-76
    第二節、各版本課程計畫之本土化分析77-94
    第三節、各版本教科書之本土化分析95-112
    第四節、本土化課程轉化之縱向比較分析113-121
  第五章、質性分析之結果與討論123
    第一節、教科書之本土化觀點分析124-165
    第二節、教科書編輯者之本土化理念與實踐166-215
  第六章、跨國社會課程本土化之比較217
    第一節、美國中小學社會科教科書之本土化分析218-237
    第二節、英國社會領域教科書之本土化分析238-263
    第三節、日本社會課程之本土化分析264-282
    第四節、新加坡社會課程之本土化分析283-298
    第五節、中國(大陸)社會課程之本土化分析299-326
    第六節、各國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跨國比較分析327-343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345
    第一節、結論345-360
    第二節、建議361-372
  各國社會課程綱要與教科書書單(部分)373-377
    參考文獻378-385
    附錄一、專家效度問卷委託函386
    附錄二、專家效度問卷387-394
    附錄三、美國社會科課程本土化程度與分佈層級之劃記原始資料舉隅395-400
    附錄四、英國社會科課程本土化程度之劃記原始資料舉隅401-408
    附錄五、日本社會課程本土化程度之劃記原始資料舉隅409-414
    附錄六、新加坡社會課程本土化程度之劃記原始資料415-428
    附錄七、中國(大陸)社會課程本土化程度之劃記原始資料429-431
    附錄八、「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社會學習領域」中「人與時間」軸修訂始末43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