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緒論 | 1-8 | 
|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5 |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6 | 
|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性 | 6 | 
|     第四節  研究的執行步驟 | 7-8 | 
|   第二章  系統目標、評鑑規準、運作過程、系統的特性與限制 | 9-20 | 
|     第一節  系統假設和目標 | 9-10 | 
|     第二節  評鑑規準 | 11-15 | 
|     第三節  運作過程 | 16-17 | 
|     第四節  系統的特性與限制 | 18-20 | 
|   第三章  實施程序:診斷前調查(步驟一至三) | 21-35 | 
|     第一節  一般過程 | 21 | 
|     第二節  「工具一、教師教學表現自我檢視量表-(用於執行步驟一)的介紹 | 22-25 | 
|     第三節  「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量表-(用於執行步驟二)的介紹 | 26-31 | 
|     第四節  「工具三、教師教學表現自我分析調查剖面圖-(用於執行步驟三)的介紹 | 32-35 | 
|   第四章  實施程序:重點診斷分析(步驟四至七) | 36-51 | 
|     第一節  「工具四、教師教學行為自我報告表-(用於執行步驟四)的介紹 | 36-38 | 
|     第二節  「工具五、教室觀察報告表-(用於執行步驟五)的介紹 | 39-41 | 
|     第三節  「工具六、輔助性學生報告表-(用於執行步驟六)的介紹 | 42-45 | 
|     第四節  「工具七、資料分析表-(用於執行步驟七)的介紹 | 46-51 | 
|   第五章  實施程序:成長計畫、改進努力和檢討(步驟八至十) | 52-63 | 
|     第一節  成長計畫的資源 | 52-55 | 
|     第二節  「工具八、專業成長計畫表-(用於執行步驟八)的介紹 | 56-60 | 
|     第三節  實施成長計劃和檢討會議(步驟九和十) | 61 | 
|     第四節  記錄之保存 | 62-63 | 
|   第六章  實施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 | 64-67 | 
|     第一節  實施範圍與在職進修 | 64 | 
|     第二節  人力及時間的規劃 | 64-67 | 
|   第七章  問卷調查和訪問調查的設計與實施 | 68-80 | 
|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68 | 
|     第二節  樣本選取 | 69-70 | 
|     第三節  實施過程 | 71 | 
|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結果 | 7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