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您目前尚無權限瀏覽數位物件,請洽系統管理員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類型個別型研究
計畫名稱臺灣區地方國術發展史專題研究
計畫主持人樊政治
研究者蘇士博李宜芳莊嘉仁
執行機構教育部
執行單位國立體育學院
語文中文
關鍵詞國術南北拳唐手道習武組織拳術
摘要本階段研究,共發展出臺灣區國術體系、組織、活動、學術研究、南北派拳術分析、國術館經營內容、臺灣區早期習武組織等研究的重點,透過文獻分析研究法、人物訪問研究法及問卷調查研究法,所得研究結果,略述如下:一、臺灣區國術體系,可分為六大類:(一)武術—武藝、遊藝及技藝;(二)養生術—吐納、導引及丹功;(三)傷科—療傷法、成藥及藥酒等;以上三類名稱內容,綜合成「國術」的專有名詞;(四)組織法;(五)人物類及(六)時代分類等。二、臺灣區推展國術組織,分成:(一)政府組織—教育部委託國立體育學院成立國術研究中心、中華民國大專體總國術委員會。(二)民間組織—向政府申請登記有案的團體,共有卅一個民間組織,較具規模者有:中華民國國術會、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及中華民國摔角協會。(三)國際組織—中華國術國際聯盟總會及太極拳國際聯盟總會。三、臺灣區國術活動:民間盛行以健身、休閒、表演為目的的從事太極拳、氣功、丹功等國術活動。國術雖列入學校體育課程內,但實施成效尚待加強,唯大專國術社團極為活躍。四、臺灣區國術研究:本研究蒐集民間58

年至81年在國內公開發表及發行的國術學術研究,共有:科技研究10篇;史料研究23篇;人才培育11篇;學術理論10篇;競技比賽7篇等60餘篇國術學術論文。五、臺灣區國術分析,常見北派拳有:查拳、花拳、洪拳、炮拳、六合拳、螳螂拳、八拳及功力拳,講求架式開展,長橋j馬,動作大開大闔,氣勢雄邁。常見南派有:白鶴拳、太祖拳、金鷹拳、羅漢拳、永春拳、猴拳等A其拳術硎c以手法為中心,變化神奇,勁力突出,腿法動作較少,少跳躍,演練時有請拳、接拳,基本套路以三戰為多。六、臺灣區國術館負責人,近九成曾練過武術,但曾授藝者不及三成,目前尚繼續傳藝者更少。在經營業務方面,八成的人從事損傷接骨、推拿等傳統民俗醫療,教授國術已很少了。七、臺灣區早期習武的組織興盛,如:振興社、欽習糖、仁德堂等,其發展史料,藉由本研究的人物專訪,有所瞭解,尤其對西螺振興社,有深入而詳細的探討,於臺灣區地方國術發展史中添註寶貴的資料。

授權狀態未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第一章 緒論1-4
  第二章 臺灣區國術體系探討5-16
    第一節 引言5
    第二節 國術分類文獻沿革6-7
    第三節 「臺灣區」名詞界定8
    第四節 臺灣區國術體系分類表解及說明8-12
    第五節 臺灣區國術調查報告13
    第六節 結語13-16
  第三章 臺灣區國術學術研究17-35
    第一節 科學研究類17-20
    第二節 學術理論類21-23
    第三節 歷史資料類24-27
    第四節 培育人才類28-31
    第五節 競技比賽類32-33
    第六節 結語34-35
  第四章 台灣區推展國術之組織36-57
    第一節 政府組織36-42
    第二節 民間組織43-52
    第三節 國際組織53-54
    第四節 結語55-57
  第五章 臺灣區國術活動概況58-71
    第一節 民間國術活動58
    第二節 學校國術活動59-67
    第三節 結語68-71
  第六章 臺灣區常見南北派拳術分析比較72-83
    第一節 源起及緣起72
    第二節 拳術門派及其分類73-74
    第三節 臺灣區國術沿革75
    第四節 臺灣拳術76-80
    第五節 結語81-83
  第七章 臺灣區清代民間習武組織—西螺振興社之情形與衍變84-104
    第一節 緒論85-86
    第二節 文獻探討87-88
    第三節 金鷹拳與振興社之源流89-94
    第四節 振興社之傳承體系表95
    第五節 振興社之祖師牌位表96
    第六節 金鷹拳之套路97
    第七節 結語98-104
  第八章 臺灣區唐手道發生發展之探源105-121
    第一節 前言105
    第二節 「唐手」名詞探討106-108
    第三節 唐手道的內涵109-110
    第四節 鑑定制度111
    第五節 發展與展望112
    第六節 結語113-121
  第九章 臺灣區地方國術田野調查訪問及問卷設計與實施122-141
    第一節 引言122
    第二節 拳師田野調查訪問部份122-134
    第三節 調查訪問及問卷之設計135-139
    第四節 結語140-141
  第十章 臺灣區地方國術館負責人習武因素調查研究142-174
    第一節 緒論143-144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145-15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151-153
    第四節 結果分析與討論154-168
    第五節 結語與建議169-174
  第十一章 臺灣區地方國術館經營統計分析175-194
    第一節 緒論176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177-17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180-182
    第四節 結果分析與討論183-190
    第五節 結語與建議191-194
  第十二章 臺灣區地方國術人物專訪195-227
  第十三章 結論與建議228-239
    第一節 前言228-228
    第二節 早期臺灣區地方國術活動概況229-230
    第三節 近期臺灣區國術活動概況231
    第四節 臺灣區國術衰落的原因231-234
    第五節 臺灣區國術革新與振興之建議2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