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doImage
  • 放大
  • 下載
  • 下載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名稱婦女教育政策
計畫主持人王秋絨
執行機構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
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
語文中文
摘要本政策所指的婦女是指不同年齡階段的女子。本政策之擬訂由基本人權的角度出發,基於對人的尊重,對個人主權生存尊嚴與權利尊重的考量,建構以下四個基本觀點,作為擬訂我國婦女教育政策的主要依據:

一、婦女教育係以彰顯人的主體性為根本依據:婦女教育最終目的是使婦女與男性都能成為真正自主的人,每個人都享有最大的生存尊嚴,都受到最大的尊重,擁有最大的自主生存權,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二、婦女教育政策之擬訂雖以婦女為對象,然而其本質係立基於性別平等的考量:婦女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婦女,然而要養成女性適當的角色概念與平權行為,需要男性的接納與支持,因之,本政策不僅著重教育婦女,亦重視教育男性。

三、婦女教育政策的實踐與推動宜具有教育的倫理考量:婦女教育的推動宜考量實踐過程中消極地避免對女性或男性的傷害,積極地則要遵守人際互重的準則,並依據人的教育權與存有權(being)來研擬教育政策。

四、婦女教育的落實與推動宜具階段性:首先教育婦女認識自己依附男性存在的扭曲狀況;接著引導婦女學習與男性平等,建立兩性相互尊重的價值觀,並進而使婦女有能力與男性共同學會成為一個真正自主的人。

為使所規劃的婦女教育政策內容得以循序漸進有效地落實,特擬訂四個目標層面:建立觀念、培養能力、開拓機會、建構理想。西為映於此四個目標層面,研訂出九項政策目標:

一、喚醒婦女的主體意識;

二、建立性別平等的觀念;

三、培養婦女獨立自主的實踐能力;

四、增進婦女社會參與的能力;

五、消除婦女學習的障礙因素;

六、提供婦女終身學習的機會;

七、達成男女受教機會的均等;

八、重構合理的性別規範文化;

九、達成兩性動態平等的社會。

為達成上述目的,並解決我國婦女教育目前實施現況中之男女教育機會不均等、課程與教學性別歧視與偏差、學校空間分配與使用、婦女教育人才培育、婦女教育研究與相關支援系統等問題,因之,本政策從學校、家庭與社會教育等三大層面著手擬訂我國婦女教育政策實施方案。然而每個教育層面均包含教育內外在系統因素之互動。內在系統分為直接與間接兩類因素。內在系統中的直接影響因素包括:課程、教學與人才;間接影響的因素有:法令制度、行政、評鑑、研究與空間。而影響婦女教育實施的外在支援系統則包括:媒體、資源網絡、鼓勵方案、國際交流與文化規範。因之,據此一概念架構下,本政策擬訂了下述十二項具體的實施方案:

一、調整各級各類學校的性別教育相關課程與教學;

二、培育婦女教育的人才;

三、研訂與修正各級各類性別平等教育之相關法令;

四、開拓婦女多元學習機會;

五、增加特殊境遇婦女的學習機會;

六、強化與增設婦女教育推動機構;

七、建立與實施婦女教育評鑑系統;

八、推展婦女教育研究及促進婦女教育國際交流;

九、保障教育機構內女性的空間權利;

十、結合各界資源與大眾傳媒推動性別平等觀念;

十一、整合與建立相關資源網絡;

十二、建立與實施婦女教育獎勵方案。

授權狀態已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第一章、前言1-2
  第二章、婦女教育政策的理念3-4
  第三章、婦女教育實施之現況與問題分析5-14
  第四章、婦女教育的政策目標15
  第五章、婦女教育政策實施方案16-33
  第六章、結語34
  附錄一、「婦女教育改進及實施」概念架構圖35
  附錄二、「婦女教育政策」焦點團體內容分析摘要36-41
  附錄三、「婦女教育政策」分區南區座談會會議記錄42-43
  附錄四、「婦女教育政策」分區中區座談會會議記錄44-46
  附錄五、「婦女教育政策」分區北區座談會會議記錄47-49
  附錄六、「婦女教育政策」分區東區座談會會議記錄50-52
  參考書目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