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doImage
  • 放大
  • 下載
  • 下載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類型整合型計畫
計畫名稱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學習階段之探討 研究報告
英文題名The study on learning stages of 1-9 Joint Curriculum Guildlines
整合型計畫名稱「中小學課程發展之相關基礎性研究」區塊研究一整合型研究(二):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領域/學科架構研究
共同主持人秦葆琦;楊龍立
計畫主持人李駱遜
研究者研究助理:李慧娟;吳淑惠;尤淑慧
執行單位國家教育研究院
年度99
語文中文
關鍵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學習階段
關鍵詞(英)1-9 joint curriculum guildlines;learning stage
摘要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中的學習階段及其相關研究,及擬議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中的學習階段,以供未來課程綱要你訂時決策之參考。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蒐集資料的方法包括文獻分析、參加各學習領域97課綱微調的研討會,以及包含訪談、焦點座談、e-mail諮詢和問卷調查等。
參、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分為以下六項說明:
一、無論是從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中小學歷年課程標準中的階段/年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的學習階段、國外課程綱要中的學習/關鍵階段、理念學校的成長階段,到近期學者的研究發現等都有學習階段,部分資料且說明了學習階段的意義。
二、參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的委員坦承當初分成四個學習階段其實並無學理依據,只是承襲過去學制的劃分,但各領域專家又根據該領域知識結構,劃分各自的四個學習階段,學習階段含括的年級在各學習領域間並不一致。
三、微調後的97課程綱要,除了「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強調其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劃分,各仍保持三個年級為一個學習階段,其餘各領域都已調整以兩年為一個學習階段。
四、各教科書的編輯群均提議,國中部分傾向不調整學習階段,但國小部分則宜以領域知識的系統性做為年級的區分,俾更能符合國小階段學生的學習。
五、各學科領域專家及國中小教師的意見為,學習階段應按照學生年齡、社會文化背景來思考、規劃;能力指標的難易度與適用的學習階段亦需再做檢討;主科的「數學」、「英語」領域能採分組或小組的適性教學,當更能滿足不同程度與能力學生的需求。
六、問卷調查的結果為,多數國中小學教師都表示學習階段對課堂教學影響不大,故不需要調整。
肆、 研究成果的運用建議
本研究根據結果,提出兩項學習階段的擬議及一項建議,以供未來課程綱要修訂時的參考。
一、調整「英語」和「健康與體育」的學習階段,「科技」另成獨立領域:依據本研究中許多學者專家與教師們的建議進行微幅的調整。除了調整「英語」和「健康與體育」的學習階段,與其他領域的學習階段相同外,另將「科技」脫離「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宜另成為獨立的領域,從第二階段開始學習。這是承襲了過去國小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的學制,以兩年為一個學習階段,加上國中三年為一階段,是連結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的本意,亦有利於學校行政的安排與實施。
二、以年級取代學習階段:多數的專家、教科書編輯群及教師建議以年級取代學習階段,較能符合學生的發展與學習。其次,因「綜合活動」與「生活課程」在低年級的能力指標及學習內容有太多重疊之處,令現場教師困擾,故在此例中考量將兩者合併。若採此例時,相關能力指標亦需隨之配合調整,以年級區分。
最後,無論未來會做何種調整,根據國內學者專家、教師的意見及國外課程綱要推動的經驗,建議每一個學習階段都需依學生個別的資質、能力、經驗、學習速度、家庭背景、文化族群、城鄉差距等差異,給予適才適性的教育,並鼓勵他們按各人的能力與時間,逐步達成各領域學習階段的基本要求。故此,為接納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習階段宜具有向上與向下延伸的彈性,使學生的適性學習有機會透過一對一或小組學習等型態完成。
英文摘要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iscuss the learning stages in previous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standard/guidelines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studies, as well as to propose the learning stages for updating 1-9 Joint Curriculum Guidelines in the near future. Data collecting methods include literature reviews, sypoisums participating, interviews, focus groups, and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From the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previous and current curriculum standards/guidelines, learning levels/key stages of foreign countries, growing stages of the character school, to the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the stages are included and the meaning behind them are discussed.
2. The committees of 1-9 Joint Curriculum Guidelines claim that learning stages are not theory-based but follow the stages in previous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scholars of each learning area design its individual learning stages.
3. Along with the 2008 curriculum guidelines, the learning stages of each learning area have the same period except the area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4. The editors of textbooks suggest to maintain the learning stage in its original condition in 7-9 grades and to regulate it in 1-6 grad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learning area.
5. The experts and teachers of different learning area propose that learning stages should meet with students’ age, social-cultural background. They also point out that the difficulties of competence indicators in each learning stage should be rediscussed. Math and English should be taught in competence-based small groups.
6. The majority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suggest that their teaching would not be influenced by learning stages, so there is no need to change. Based on the results, this study proposes suggestions to update the learning stages for the future curriculum guidelines.
授權狀態已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壹、緒論6-10壹、緒論.pdf
    一、研究背景6
    二、研究目的6
    三、研究方法6-10
  貳、文獻回顧10-46
    一、兒童身心發展階段的意義10-13
    二、回顧歷年課程標準中的學習階段13-28
    三、現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的學習階段28-30
    四、國外的學習階段及理念學校30-38
    五、近期學者的研究發現38-46
  参、研究結果46-75
    一、參與九年一貫課程總綱委員的說明46-49
    二、微調的97課綱49-54
    三、教科書編輯群對學習階段的觀點54-64
    四、各領域及家長座談的意見64-70
    五、問卷調查的結果70-75
    肆、結論76-78
  伍、擬議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中的學習階段78-80
  參考文獻80-83
  附錄8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