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doImage
  • 放大
  • 下載
  • 下載
期刊論文
刊名漢學研究通訊
卷期20:3=79
篇名臺灣近五十年詩經學研究概述--一九四九~一九九八
起訖頁28-50
作者楊晉龍
出版/發行者漢學研究中心
出版年月2001/08
出版地臺北市
出版國別臺灣
語文中文
關鍵字詞臺灣詩經學詩經
章節標目壹、前言(頁28-30);貳、臺灣學術發展的背景(頁30-33);參、「數量」的統計與分析(頁33-35);肆、「內容」的量化分析(頁35-37);伍、研究的成果與貢獻(頁37-44);結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頁44-50)
摘要本文以析論臺灣近五十年的詩經成果、背景、特點、問題及未來發展為主,希望透過實證的分析,以便擇優棄弊,提昇臺灣詩經學整體的研究水準。根據初步統計,臺灣五十年來共有685位學者,發表單篇論文2094篇、學士論文9篇、碩士論文93篇、博士論文15篇、專著(含論文集)143部。由於教育的整體發展,中文相關系所的增加,學術要求的提昇,故論著數量愈來愈多。呈現的內容以文藝賞析、語言文字相關研究、先秦、兩漢、孔子、朱子等的研究較多;以文獻學、詩教、詩樂問題、六朝、五代、元代最少。表現的特點是:研究者的層面寬、涉及的議題廣泛、資料的蒐集認真、內容漸趨向精細;出現的問題是:專業精神不足、內容還有偏向、資料猶有遺漏、批評不盡客觀、方法缺乏變化等。未來發展除發揚特點、改進出現的問題外,由於多元文化、開放心靈的社會與反科技獨霸思潮之形成;針對「後現代」文化運動的檢討;以及研究者之自我反思、兩岸交流之互補、相關學科回顧性檢討之吸收等等的影響,臺灣詩經學在整體學術水準提昇的大環境下,必然走向開放、多元、專精、創新之途。本文的研究不但有助於對臺灣五十年來詩經學成果的深入瞭解,而且還分析影響發展走向的相關因素,對未來的發展提出積極性的分析意見。這些成果也彌補了前賢研究的不足,特點與問題的提出,更可以提供學者檢討反思,對臺灣詩經學的發展與研究水準的提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也是本文的目的與價值所在。
授權狀態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