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doImage
  • 放大
  • 下載
  • 下載
期刊論文
刊名國立編譯館館刊
卷期28:1
篇名佛蘭克爾的「人追求意義」的理論
起訖頁329-352
作者詹棟梁
出版/發行者國立編譯館
出版年月1999/06
出版地臺北市
出版國別臺灣
語文中文
關鍵字詞佛蘭克爾人追求意義追求意義集中營
章節標目一、生平與著作(頁330);二、在集中營的體驗而建立的理論基礎(頁331);三、人在追求意義的理論(頁333);四、理論的應用(頁343);五、積極釋放的心(頁350);六、中國文化的色彩(頁351);七、結語(頁351)
摘要本文介紹及探討人文主義的心理學家佛蘭克爾有關於人追求意義的理論。佛蘭克爾於西元一九九七年二月去世,他的思想對世界之心理學、哲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影響極為深遠,國人對他應有所了解。然而對他生平與思想的介紹非常的少。本文因此而撰寫。本文內容介紹佛蘭克爾的生平與著作,探討了他在集中營中的體驗所建立的理論基礎,提出了人在追求意義的理論,將獲得的理論應用在意義治療法及意義指導的教育人類學方面。並探討了他的積極釋放的心,即與海德格見面的經過,心態的表達,最後敘述他與中國文化的關係。每一個人都在追求意義,這些意義與價值有關,也就是追求自己所認為之有價值的意義。而意義對於每一個人的價值不同,某一種意義對於某一個人非常有價值,但對於另一個人並不一定有價值。因此,意義對於人的價值或重要性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佛蘭克爾的思想認為人生的意義是受苦,人到世界上來就是要承受苦難,面對這些苦難還不能拋棄,尚有責任在,必須去完成其他人所期待的工作。這種思想與佛家的觀念很接近。佛蘭克爾受容格(Carl G. Jung)的影響,其思想中摻入了中國文化的色彩,尤其是有關道家的思想的色彩更為濃厚,一個世界級的大師有如此的思想,值得國人感到驕傲的!
授權狀態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