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您目前尚無權限瀏覽數位物件,請洽系統管理員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名稱國民中小學學生與家人相處情形調查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陳木金
研究者邱馨儀林雅卿
執行機構教育部
執行單位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心
語文中文
關鍵詞中小學親子關係家庭關係親子溝通家庭結構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小學學生與家人相處情形並了解國民中小學學生之生活適應、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家庭結構、家庭生態及家庭活動的內涵與現況。其次,希望了解國民中小學學生之在校時間、在家時間及三餐用餐情形的內涵與現況。再則,探討國民中小學學生之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與生活適應的互動情形,家庭結構、家庭生態及家庭活動與生活適應的關係,在校時間、在家時間及三餐用餐情形與生活適應的關係,國民中小學學生之家庭結構、家庭關係及家庭活動與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的關係,國民中小學學生之在校時間、在家時間及三餐用餐情形與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的關係。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公立國中一、二年級及國民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國民中小學學生與家人相處情形調查問卷」為工具進行研究,預試有效樣本236人,以次數分配、因數分配、績差相關,信度分析等方法,分析考驗預試問卷的信度與效度;正式施測有效樣本2246位,分別以描述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績差相關分析、典型相關分析、迴歸預測分析、線性結構關係分析、多元逐步迴歸等研究方法,對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重要發現如下:

一、國民中小學學生之生活適應的內涵及現況:研究顯示國民中小學學生之生活壓力適應情形尚佳。在生活壓力適應各向度下,表現最佳為「個人適應」,其次為「家庭適應」、「同儕適應」、「社會適應」,最後為「學校適應」。

二、國民中小學學生之家庭功能的內涵及現況:國民中小學生之家庭功能情形尚佳。在家庭功能各向度下,表現最佳為「問題解決功能」,其次為「行為準則功能」、「溝通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反映功能」,最後為「情感投入功能」。

三、國民中小學學生之家庭親密度的內涵與現況:國民中小學生之家庭親密度評量情形尚佳。在家庭親密度各向度下,表現最佳為「家庭關係」,其次為「親子溝通」。

四、國民中小學學生之家庭結構、家庭生態、家庭活動、在校時間、在家時間及用餐情形的內涵與現況:目前在我國中小學之家庭結構、家庭生態方面,組成人口數以「4~7人」者最多,「二代同住[父母和子女]」者佔多數;經濟狀況以「小康的家庭」最多;在家裡我最喜歡的人是「媽媽」最多;有時候我會和家人一起去逛街、郊遊或休閒娛樂活動者佔多數;有時候我的家人會關心我、鼓勵我、安慰我;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很想回到家裡,向家人訴說方面,則以「從不或很少」者最多。其次,在用餐方面,早餐多在外面買;午餐在學校訂;晚餐則要與家人一起吃者最多。在校時間、在家時間方面,扣除睡覺,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家的時間大約「4~7小時」者最多;在學校的時間大約「8~11小時」者最多。星期日在家的時間大約「7小時以上」者最多;星期日在學校的時間大約「不用到校」者最多。

五、以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為自變項,以生活適應為依變項,探討在低中高不同家庭功能之學生在生活適應的差異情形:研究顯示不論是家庭功能、或是家庭親密度,高分組學生在生活適應上,明顯優於中分組及低分組;其差異主要存在於「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同儕適應」、「學校適應」及「社會適應」中。

六、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生活適應關係互動之模式適配情形之驗證:研究顯示「家庭功能」及「家庭親密度」二項上游潛在變項對「生活適應」下游潛在變項有明顯的影響效果。即中小學生家庭功能的六個指標及家庭親密度的二個指標,確實發揮潛在且看不見的「推力」力量;而測量影響生活適應的各項指標中,確實也發揮了一股潛在且看不見的「拉力」力量。由於這二個上游潛在變項與下游潛在變項間的推拉力量,於是造成了家庭功能、家庭親密度與生活適應的互動關係。

七、以背景變項為自變項,以生活適應為依變項,了解國民中小學生之不同家庭結構、家庭生態度及家庭活動在生活適應的差異情形我國中小學之不同家庭結構及家庭生態在生活適應上未有顯著的差異存在。但在家庭活動上則有顯著差異,其差異主要來自於「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同儕適應」及「社會適應」。

八、以家庭結構、家庭生態及家庭活動為自變項,以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為依變項,了解國民中小學生之不同家庭結構、家庭生態及家庭活動在家庭功能的差異情形:我國中小學生之家庭結構、家庭生態及家庭活動均會影響家庭的功能。其差異主要存在於「家庭溝通功能」、「問題解決功能」、「情感投入功能」、「情感反映功能」及「家庭角色功能」、「行為準則功能」之中。

九、以在校時間、在家時間及三餐用餐情形為自變項,以生活適應為依變項,了解國民中學生之不同在校時間、在家時間及三參用餐情形在生活適應的差異情形:我國中小學之早餐用餐情形與生活適應方面其差異主要來自於「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及「社會適應」。晚餐用餐情形與生活適應方面其差異主要來自於「個人適應」及「家庭適應」。午餐用餐情形與生活適應方面,就四組不同午餐用餐情形來比較,未達顯著差異。

十、以在校時間、在家時間及三餐用餐情形為自變項,以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為依變項,了解國民中小之不同在校時間、在家時間及三參用餐情形在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的差異情形:就中小學生之三餐用餐情形與家庭親密的「整體親密度」而言,已達顯著差異,其差異主要來自於「家庭關係」、「親仔溝通」、「家庭溝通功能」、「問題解決功能」、「情感投入功能」、「情感反映功能」、「家庭角色功能」及「行為準則功能」。

授權狀態未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第一章 緒論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51
    第一節 國民中小學學生與家人相處情形的相關理論基礎9-20
    第二節 國民中小學學生生活適應情形之相關研究21-26
    第三節 國民中小學學生家庭功能情形的相關研究27-35
    第四節 國民中小學學生與家人溝通情形的相關研究36-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52-81
    第一節 研究架構53-54
    第二節 研究對象55-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59-75
    第四節 資料處理76-78
    第五節 研究過程與研究進度79-81
  第四章 研究結果(一)82-134
    第一節 學生生活適應、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之現況82-84
    第二節 國民中小學學生家庭結構、家庭生態、家庭活動、三餐用餐情形、與家人相處時間之現況分析85-92
    第三節 中小學生之家庭功能與生活適應的關係93-114
    第四節 中小學生之家庭親密度與生活適應的關係115-124
    第五節 中小學生之家庭功能、家庭親密度與生活適應之關係125-134
  第五章 研究結果(二)135-191
    第一節 中小學生之家庭結構、家庭生態、父母親婚姻關係、家庭活動與生活適應、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的關係135-166
    第二節 中小學生之三餐用餐情形與生活適應、家庭親密度、家庭功能的關係167-191
  第六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192-207
    第一節 國民中小學生與家人相處情形的內涵分析192-196
    第二節 國民中小學生背景變項與家人相處情形的關係分析197-201
    第三節 建議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