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類型個別型研究
計畫名稱分流教育的社會效果分析
計畫主持人林文瑛王震武
執行機構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語文中文
摘要贊成分流政策的人最常說的理由是,教育資源有限,不可能無限制投資於高中、大學,若允許多數學生依其意願升高中、上大學,則會形成所謂「教育投資的浪費」。然而,必須警覺的是,教育對人、對社會的影響永遠是全面的、連續的,所謂「浪費」,所謂「成本」,必須從宏觀的角度加以檢驗。

規劃分流的重點是在為社會分途培育人才,使人各就本位,各安其份。然而由於社會快速變遷,知識科技日新月異,教育成為現代社會中個人獲取文化資本、改變社會地位的最有效途徑。因此一個人能受什麼樣的教育,便相當程度決定了他將來在社會上的角色與地位。爭取流入為精英階級設計的教育管道,自然是大多數人的希望。升學競爭實乃源於分流教育政策限制個人受教育機會,違逆民主社會的發展趨勢,而非「升學主義」或「文憑主義」所致。

當分流主義帶來強力的升學競爭,使得家長、學生不惜投注心力、時間、金錢,甚至不惜犧牲健康、青春以獲得升學機會,那麼分流政策的正當性便首先應該在涵蓋社會成本的前提下重新加以檢視。

主張分流教育的人說分流的目標在「因材施教」,應該指的是教育過程的個別化,而不是事前的人才分類。然而心理學仍然還只停留在為「能力」下操作性定義的層次。社會可能因為篩選誤差與個人能力的受限,而流失可貴的人力資源。

大部份國中生被分流入他們並不想上的職校後,社會評價與主觀社會地位評價均呈現系統性偏低的情形,顯示出人才分類後的「標籤效應」,分流政策事實上在大部份國中生身上烙印下「次等」的標記。因此分流教育事實上是在限制人才,而非培育人才。

台灣強制分流政策使得高中、大學的文憑具有稀少資源的高附加價值,因而形成激烈的入學競爭,不僅學校教育無法正常化,青少年身心受到戕害,社會大眾更為了升學機會付出遠比增加入學機會所需要的教育投資更高的社會成本。由於升學競爭帶有強烈的篩選色彩,不僅篩選分類的標籤效應使得各行各業難有平等的價值與尊嚴,篩選的誤差更使得社會流失成就多元社會所需的活力與潛能。因此,我們不應該對人的教育設限,也不應只以狹隘的經濟利益為教育政策的規劃基準。

授權狀態已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第一章 我們為什麼要辦教育--作為公共事務的教育3-24
    一、社會與教育3-11
    二、教育與社會效果12-20
    三、各種社會效益的相對重要性與相容性21-24
  第二章 分流教育在台灣25-56
    一、何謂分流教育25-29
    二、台灣的分流教育與教育需求30-41
    三、影響升學意願的主客觀因素42–56
  第三章 台灣地區分流教育的社會效果57-88
    一、強力的升學競爭57-59
    二、人才的界定、扭曲與社會成本60-62
    三、篩選誤差63-67
    四、階級複製與教育機會均等68-71
    五、教育系統的扭曲72-76
    六、社會成本的浪費77-82
    七、人才供需誤差83-84
    八、零和競爭的社會85-88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89-102
    一、結論89-100
    二、政策建議101-102
  參考文獻103-118
  評論與回應11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