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doImage
  • 放大
  • 下載
  • 下載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名稱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之子女教育處境與改進策略研究
計畫主持人吳毓瑩夏曉鵑
執行機構教育部
執行單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語文中文
授權狀態已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壹、研究背景與目的1-6壹、研究背景與目的.pdf
    一、外籍配偶又稱「新移民女性」1-2
    二、外籍配偶子女又稱「新臺灣之子」3-4
    三、如何著手5-6
  貳、文獻探討7-17
    一、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子女之人口成長趨勢7-8
    二、多元文化的尊重與看待9-12
    三、學生學習的情意狀態12-14
    四、教師多元文化素養與師生互動14-17
  參、研究方法18-79
    一、研究對象18-25
    二、研究工具25-79
  肆、研究結果80-119
    一、學習成就80-84
    二、學習的情意狀態85-89
    三、學習成就與學習的情意狀態間之相關89-92
    四、教師多元文化素養及師生互動93-111
    五、94年度教育部補助經費項目之效益112-119
  伍、結論與建議120-129
    一、數學成就與國語成就較本地對照組低約1到2個名次,然此差異不具有實直上的意義120-122
    二、學習習慣、方法、或自我效能與本地對照組無差別,但不同城鄉地區的新移民女性子女有其他不一樣的感受122-123
    三、學習感受與學業成就的相關受城鄉不同之影響大於母親是否為新移民女性的影響124-127
    四、教師在社經狀況以及特殊例外(障礙)上,傾向同一文化角度,尤以新移民女性接觸時間長之教師為然125-126
    五、經費補助效益以學習輔導最大,偏遠地區效果大於城與鎮:教師參加多元文化研習,以瞭解學生輔導以及處理的幫助最大126-127
    六、研究結果之啟示127-130
  參考文獻131-134
  附錄一、學生填答134-140
  附錄二、學生問卷預試指導手冊141
  附錄三、學生填答之正式問卷142-159
  附錄四、教師多元文化預試問卷160-163
  附錄五、教師多元文化正式問卷164-168
  附錄六、學校層級接受新移民女性相關經費補助之效益調查問卷169-176
  附錄七、扣除性別題目之同一文化分量表之三、五、七因素分析結果177-182
  附錄八、扣除性別題目之多元文化分量表之三、五、七因素分析結果18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