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名稱高級中學三民主義教材編修改進研究
計畫主持人廖添富黃人傑
研究者林金朝鄧毓浩
執行機構教育部
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思想教育中心
語文中文
關鍵詞三民主義教材教材編修
摘要高中三民主義教育,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與變遷,近年來廣受各界關注與爭議,其中以教材最受質疑,國立編譯館為改進教材,乃於八十二學年度,重新修訂高中三民主義教本。本研究主要對該教材進行分析研究。研究方法採(1)內容分析法,以三民主義上、下兩冊共二十課為對象,以課為單位。分析教材內容及所其欲傳遞之意識形態;(2)比較研究法,比較八十二學年度二十課之間課文形式與實質內涵,同時比較八十一與八十二學年度版兩種教材不同之處,是否更能表達教材的主題,實現所設定的教學目標;(3)問卷調查法,對全國高中職三民主義教師與學生抽樣調查,有效樣本為教師60人,學生974人。綜合本研究所獲得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教材比較分析方面:1.教材形式與內涵之比較:(1)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材上、下冊二十課課文量份分配不均,插圖太少。(2)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材附註以國父遺教為主(占68%),其次依序為蔣公言論,現行法令政策、國家建設。(3)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材內容重點依序為基本理論、實行方法、時代意義、世界潮流、復國建國。(4)現行高中教材缺失依序為需再加強其學術內涵,避免流於政治口號與宣傳,需減少過多或不當引言,,需刪除艱澀空洞缺乏重點課文,使教材內容符合現實潮流,避免教材鬆散零碎雜亂,需調整章節或內容順序,使章節目次與課文內容密切結合以及避免與其他學科銜接不當或見解不一。(5)各課教材內容出現缺失較多依序為第七課、第十三課、第十七課、第九課、第四課和第十八課。2.八十二與八十一年版教材之比較,為歷次幅度最大的版本,共修訂一百二十餘處,本次修定具如下特點:(1)減少權威性用語,使教材趨近於國父原意。(2)簡略絕對價值性的描述,技巧淡化主觀絕對價值性的敘述。(3)刪減敵意性用詞,秉持理性務實態度來處理涉及兩岸事務的課文。(4)適度引入西方社會科學新知,印證三民主義的前瞻性、可行性,強化三民主義教材的說服力。(5)增加憲法條文,彰顯立國精神。

另八十二年版之教材有如下缺失:(1)教材重疊:如建國三程序在第一、三、十一課中一再出現。(2)刪除前版教材,部分不甚合理。(3)引述的社會科學新知,宜加解釋,亦宜臚列參考書目。(4)部分憲法條文有刻意被切割之感。(5)圖表及插畫宜增加,以提高學習興趣。

二、教材內容分析方面:1.依主題類目分析:現行三民主義教材以政治類最多,幾佔全課本的一半;而次類目中以政策傾向類目出現次數最多,其中又以敵意傾向政策最突顯,顯示教材仍延續過去反共愛國的主題。2.教材的意識形態類約占四成,其中又以「宏觀的指導綱領」居多,其設計相當有體系。3.教材的策略運作與語句表達,仍以「訴諸權威」為重點。

三、問卷調查分析方面:1.高中師生對「課程性質」之意見,以定位為「人文社會學科整合的知識教育」的比率最高。2.高中師生對「教學目標」的意見,以定位為「建設現代化中國的理念闡釋」的比率最高。3.三民主義教材內容比重方面,學生意見以「政府現行法令政策」最多。教師則以「中山先生重要遺教」最多。4.現行三民主義教材中,師生共同所最不滿意的是第十二課、十七課和第二十課。5.高中師生對教材需要改進的前四項缺失均為「避免流於政治口號與宣傳」、「刪除艱澀空洞與缺乏重點的課文」、「減少過多或不當引言」和「使教材符合現實環境」。

四、建議方面:1.配合「三民主義」新課程標準之修訂,重新修正教學目標與教材大綱,使能合乎時代潮流與教育學術等方面的需要。2.建議把「三民主義」定位為建設現代化中國的參考指標之一。在學術領域上,把三民主義研究視作一種人文與社會科學的一種科際整合知識。3.把三民主義教學目標中的現行政策與法令,以及國家建設成果等動態資料排除,由教師在課堂上隨機補充講授即可。4.按時提供資料詡實新穎且完整的「教師手冊」,並由有關單位製作有實用價值的視聽媒體作為輔助教材。5.改進大學聯考「三民主義」命題技巧與水準。6.建請教育主管單位,定期舉辦本科教師教學研討會,提供教師充分溝通教學經驗與教法,研討教學或教材疑難問題,以促進命題評量技巧的機會。7.建請教育主管單位,有計畫地持續進行本課程教學現況與改進等專案研究,直至本學科教學達成最高的理想為止。8.確立學科的主體性,以利設計學科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9.加強學科研究:三民主義課程,究應如何配合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傳遞那些資訊?闡述那些價值?又如何使學生能不排斥本課程?目前國內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不多,因此獲得的資料頗不完整,故加強學科研究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10.宜與公民課程整合:公民課程宜定位為社會學科理論的導引,三民主義宜定位為社會科學理論的應用與印證。11.編印教學參考資料,俾讓教師參閱以利於教學;或者也可提供一些參考書目,讓教師教學時有所依循。

授權狀態已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第一章、緒論1-4第一章、緒論.pdf
    一、研究主旨與背景說明1一、研究主旨與背景說明.pdf
    二、相關研究文獻之檢討1-2二、相關研究文獻之檢討.pdf
    三、研究內容、範圍、對象與限制2-3三、研究內容、範圍、對象與限制.pdf
    四、研究方法與過程3-4四、研究方法與過程.pdf
    五、研究進度及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4五、研究進度及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pdf
  第二章、教材簡史5-20第二章、教材簡史.pdf
    一、胚胎時期(民國42年至51年)5-7一、胚胎時期(民國42年至51年).pdf
    二、奠基時期(民國51年至60年)7-10二、奠基時期(民國51年至60年).pdf
    三、精進時期(民國60年至72年)10-14三、精進時期(民國60年至72年).pdf
    四、轉變時期(民國72年~)14-20四、轉變時期(民國72年~).pdf
  第三章、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材比較分析21-29第三章、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材比較分析.pdf
  第四章、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材內容分析30-60第四章、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材內容分析.pdf
    一、研究對象與範圍30-31一、研究對象與範圍.pdf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31二、研究方法與步驟.pdf
    三、82年版教材內容分析31-33三、82年版教材內容分析.pdf
    四、教材內容分析33-50四、教材內容分析.pdf
    五、81年版與82年版教材比較分析50-60五、81年版與82年版教材比較分析.pdf
  第五章、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材編修改進研究問卷調查分析說明61-78第五章、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材編修改進研究問卷調查分析說明.pdf
    一、問卷設計61-62一、問卷設計.pdf
    二、問卷實施62-63二、問卷實施.pdf
    三、調查結果分析說明63-74三、調查結果分析說明.pdf
    四、其他項人工統計說明(教師部分)74-78四、其他項人工統計說明(教師部分).pdf
  第六章、結論---發現與建議79-87第六章、結論---發現與建議.pdf
    一、結論79-83一、結論.pdf
    二、發現83-85二、發現.pdf
    三、建議85-87三、建議.pdf
  附註及參考文獻87-110附註及參考文獻.pdf
  附錄一、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材評析彙編111-217附錄一、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材評析彙編.pdf
  附錄二、高級中學「三民主義」教材編修改進研究問卷218-223附錄二、高級中學「三民主義」教材編修改進研究問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