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您目前尚無權限瀏覽數位物件,請洽系統管理員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名稱中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模式研究
計畫主持人程紹同
研究者程紹同
執行機構教育部
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語文中文
關鍵詞運動休閒﹝recreational sport﹞消費者行為﹝consumer behavior﹞運動參與模式﹝Sport Participation Model﹞
摘要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瞭解中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情形、影響因素以及建立參與模式。研究對象為86學年度第二學期註冊之國一~國三學生2152名。並以中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模式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所得實際調查資料,分別以卡方考驗及區別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結果發現:一、中學生從事運動休閒之情形﹝一﹞中學生最常從事的運動休閒依序是籃球、騎腳踏車、羽球及排球。﹝二﹞中學生以每週從事5次以上的運動休閒者為最多。﹝三﹞中學生每次從事運動休閒活動約1~2小時的時間。﹝四﹞中學生每月花費在運動休閒的金額以200元以上為最多。﹝五﹞中學生從事運動休閒時受同學或朋友的影響最大,其次是父母及兄弟姐妹,而受師長的影響最小。﹝六﹞父母對中學生從事運動休閒活動多表鼓勵的態度。二、不同背景變項之中學生,對運動休閒參與情形有顯著差異存在。三、不同背景變項之中學生,對自我概念與認識、社會因素、實質效益、組織因素及情報資訊等有顯著差異存在。四、運動休閒參與模式共區分為個人因素、自我概念與認識、社會因素等四大部份,且總鑑別率為84.6%,具有良好預測能力﹝77.1%﹞。五、運動休閒參與模式支持運動參與模式﹝SPM﹞之論點。

授權狀態未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第一章 緒論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23
    第一節 休閒的性質5-9
    第二節 運動休閒的性質10-11
    第三節 消費者行為12-20
    第四節 相關研究文獻21-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24-28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29-162
    第一節 中學生基本資料之描述29-31
    第二節 中學生各背景變項在運動休閒變項上的差異32-52
    第三節 中學生背景變項對運動休閒的自我概念與認識、社會因素、實質效益、阻礙因素、資訊情報之差異32-52
    第四節 運動休閒參與模式之建立153-1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