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 小
  • 中
  • 大
  • 粉紅版
  • 藍色版
  • 綠色版

簡易/進階查詢

查詢範圍:
  • 所有來源
  • dtd_國際教育訊息
  • dtd_圖書全文
  • dtd_研討會論文
  • dtd_期刊論文
  • dtd_研究計畫及報告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doImage
  • 放大
  • 下載
  • 下載
期刊論文
刊名教育實踐與研究
卷期37:1
篇名教育量化研究中的p值操弄現象初探:定義、影響與避免之道
其他題名並列題名;A Preliminary Study on p-Hacking in Quantitative Educational Research: Definitions, Impacts, and Prevention
起訖頁107-126
作者周倩;吳俊育
出版/發行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出版年月2024/04
出版地臺北市
出版國別臺灣
語文中文
ISSN1993-5633
關鍵字詞p值操弄有問題的研究行為量化研究虛無假設顯著性檢定null hypothesis significance testp-hackingquantitative researchquestionable research practice
章節標目摘要(頁107-108)
壹、前言(頁109-110)
貳、p 值(p-value)的歷史與學理(頁110-112)
參、p 值操弄的定義與相關名(頁112-113)
肆、p 值是如何被操弄的(頁113-114)
伍、操弄 p 值對學術研究的影響(頁114-115)
陸、期刊如何偵測及避免 p 值操弄(頁115-116)
柒、研究者如何處理及避免 p 值操弄(頁116-117)
捌、教育研究者如何不依賴 NHST 或 p 值(頁117-119)
玖、結語(頁120-121)
誌謝(頁121)
參考文獻(頁121-126)
摘要  1920年代統計學家Fisher 之統計理論體系為機率計算和評估的概念,意指在自變項不受任何影響或操弄的前提下,計算出觀察到的結果之機率,稱為p 值,並且於該研究脈絡下評估該機率值的意涵;而後Neyman 與Pearson 則提出了虛無假設及對立假設的概念,認為假設檢定應包含此兩種假設。兩個派別對於檢定方法雖有所不同,但後世將其整合而形成虛無假設顯著性檢定,並以p 值作為統計資料分析的一個標準設定。然而,近幾年來,學界開始意識到p-hacking 現象,本文稱為「p 值操弄」,意指研究者誤用或濫用資料分析方法,以便得到統計顯著結果,並據此宣稱得到成功的實驗,撰寫研究結果文章投稿至期刊發表。本文針對教育量化研究,首先說明p 值的由來與學理,其次深入探討p 值操弄方式、對教育學領域之學術研究的影響,以及期刊如何偵測與避免p 值操弄。最後,本文提出研究者對p 值應有的正確認知及避免操弄的實務作法,包括在提出統計顯著性的同時,也應提供實務顯著性的證據,確保研究結果的可重製性,詳細陳述分析架構與細節,學習並理性地選擇合適分析技術等。
授權狀態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