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頁159-160) 從課堂到教科書:國語科讀寫素養的實踐與思考(頁160-162) 教科書或相關教材如何促進閱讀素養?又面臨哪些挑戰?(頁162-163) 教科書是什麼?(頁163-167) 教科書與閱讀素養(頁167-168) 教科書面臨的挑戰(頁168-169) 教科書囿於審查等因素,數位閱讀教材有其設計限制(頁169-170) 科技與閱讀教育的融合:提升閱讀理解的多元路徑(頁170-173) 投入教育界:閱讀教育的起步與轉型(頁173) 數位時代的啟示:閱讀素養與網路世界的連結(頁174) 臺灣教育的轉變:從中心化到多元選擇(頁174-175) 數位世代的閱讀特徵與挑戰(頁175) 科技與閱讀教育:系統數據化的解決方案(頁176) 推動科技與閱讀教育結合的具體做法(頁176-177) 拉近前後端孩子的讀寫差距—臺灣教育的最大挑戰(頁177-178) 解碼的重要性:注音及識字解碼(頁178-180) 先備知識的重要性(頁180-182) 教科書要能支援老師的教學(頁182-183) 觀點共融:教科書的潛能與實踐反思(頁183) 用教材教能力,型塑讀寫素養(頁184-185) 教科書與其他文本的共榮共生(頁185) 科技與教育的未來:精準教學的可能性(頁186-187) 以教科書政策提升低年級讀寫的成功機會(頁187-188) 結語(頁188) 參考文獻(頁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