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會員專區

帳號:
密碼: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 放大
  • 下載
QRCode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類型:個別型研究
計畫名稱:我國中央及地方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蔡清華;楊深坑
研究者:馬向忠陳姯   
執行機構/主管機關: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執行單位: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語文:中文
關鍵詞:教師組織;教育政策;教師參與;政策制定
摘要:※本專案研究無紙本資料,敬請見諒!※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中央及地方教師組織在教育政策制定上之參與程度,並進而分析其參與過程中所運用之策略,以及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對於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看法。最後再將現行運作機制與現有之理論模式加以驗證,同時並參酌英、美等國家之經驗,以期建立一套理想的運作模式,供我國今後建立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決策合理機制之參考。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二種方法。在問卷調查部分,由研究者自編問卷。在中央層級,問卷調查對象為全國教師會理監事及行政幹部、第四、五屆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員;在地方層級,則為八個縣市之地方教師會理監事與行政幹部、現任縣市議員(曾加入主管教育事務之組別)、家長組織成員、教育局人員。總計發出問卷504份,回收有效問卷301份。回收問卷經統計分析及進行結果討論後,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

一、全國教師會成員認為該會主要參與之政策為影響層面較廣的教育經費編列管理,以及與教師權益有密切相關之教育人事政策。

二、全國教師會成員知覺全國教師會在教育政策上呈現「高參與、低滿意」的情形,易甚至導致教師組織採取較激烈的手段,以達成其主張或訴求。

三、在進入正式諮詢體系及取得協商談判權的訴求未獲滿意回應前,較激烈的「困窘策略」與較溫和的「資訊策略」同時成為全國教師會成員認為適宜度較高的策略,且反應在其「策略使用程度」上。

四、對於全國教師會在教育政策參與程度之看法,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高於全國教師會會員,尤以立法委員最明顯,宜盡量減少彼此之間認知上的差距。

五、所有身分之人士皆認為全國教師會經常使用「資訊策略」來影響教育政策之制定,其他策略的使用程度則須視其與本身之相關性而有不同感受。

六、不論中央或地方,所有身分人士皆認為「資訊策略」及「聯盟策略」乃較適宜的策略,但其他衝擊性較大之策略則易引起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之反彈與社會之爭議。

七、所有身分人士皆認為地方教師會主要參與之政策為與教師權益有密切相關之教育人事政策,與教師專業較無關的總務政策則參與較少。

八、地方教師會在地方教育政策的參與程度與參與滿意度有顯著相關,呈現「低參與、低滿意」的情形,顯示出地方教師對缺乏參與管道的不滿。

九、地方教師會受限於資源與經驗,策略之使用情形不若全國教師會。

十、所有身分人士皆認為「聯盟策略」與「資訊策略」為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主要策略,強調政治運作的「選區壓力策略」與訴諸司法體系的「司法策略」則較少使用。

十一、地方教師會成員認為「資訊策略」的適宜度最高,但對於其他策略也有一定程度的認同,顯示地方教師會成員願意採取多元化的策略以達成其參與教育政策制定的目標。

十二、家長組織與地方教師會成員在各層面教育政策上所知覺到地方教師會的參與程度皆有差異存在,尤以與教師權益關係密切的「人事」方面特別明顯,地方教師會宜多加注意家長組織之反應。

十三、縣市議員對於教育專業資訊之需求甚高,較其他教育政策相關人士更認同地方教師會在「資訊策略」上的運用。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供建立我國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合理模式之參考:

一、對教師組織的建議:(1)積極爭取集體談判權的獲得,取得合法且明確的政策參與管道,以專業談判取代激烈抗爭。(2)注重法律、談判及遊說人才之培養及聘用,以因應專業談判與遊說活動之需求。(3)加強教育政策之研究工作,善用資訊策略,以提供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專業教育資訊,並作為協商談判之基礎。(4)結合具有相同理念之組織團體,以突顯教師會在教育政策上之訴求。(5)使用較激烈之策略時,需顧及社會情勢,審慎評估實施後所產生之效應。(6)適時採取政治行動,以取得可直接影響教育政策之立法、行政資源。(7)教師組織所關注之教育政策議題除了爭取教師權益之外,應擴大至教育改革層面,以獲得社會大眾之認同與支持,強化其參與教育政策之必要性與合理性。(8)積極推動教師法修訂,以解決教師組織的人力、經費問題,強化政策參與能力。(9)中央教師組織宜積極提供地方教師組織各種支援,以協助其參與地方教育政策之制定。

二、給教育行政單位的建議:(1)重視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重要性,提供充分的溝通、參與管道,以減少對立衝突。(2)修訂教師法相關法令,作為未來協商談判之依據。(3)與教師組織共同合作解決教育問題,建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夥伴關係。

授權狀態:未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
  第三節、研究方法及架構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理論分析
  第二節、相關國家中央及地方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情形
  第三節、我國中央及地方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情形
  第四節、相關研究之評述
第三章、調查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研究架構
  第二節、研究對象
  第三節、研究工具
  第四節、實施程序
  第五節、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第四章、研究結果之分析說明
  第一節、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全國教師會意見分析)
  第二節、全國教師會與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意見之差異分析
  第三節、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地方教師會意見分析)
  第四節、地方教師會與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意見之差異分析
  第五節、本章綜要
第五章、研究結果綜合討論
  第一節、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全國教師會意見)
  第二節、全國教師會與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意見之差異
  第三節、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地方教師會意見)
  第四節、地方教師會與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意見之差異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結論
  第二節、建議
參考書目
附錄一、教師法
附錄二、全國教師會八十九、九十年參與教育政策情況分析表
附錄三、高雄市教師會八十九、九十年參與教育政策情況分析表
附錄四、台北市教師會八十九、九十年參與教育政策情況分析表
附錄五、高雄縣教師會八十九、九十年參與教育政策情況分析表
附錄六、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學務管理科執掌表
附錄七、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國民教育科執掌表
附錄八、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建構專家內容效度用】
附錄九、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建構專家內容效度用】
附錄十、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預試與正式問卷相同】
附錄十一、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預試與正式問卷相同】
計畫成果自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