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會員專區

帳號:
密碼:
現在位置首頁 > 詳目
  • 放大
  • 下載
QRCode
研究計畫及報告
計畫類型:個別型研究
計畫名稱:台灣地區高級中等學校暨大專院校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普查及問題分析
計畫主持人:陳瓊花;康台生;姚世澤
研究者:趙惠玲吳舜文蘇郁惠伍鴻沂   
執行機構/主管機關: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語文:中文
關鍵詞:大專院校;高級中等學校藝術教育
GRB連結: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779619
摘要:※本專案研究無紙本資料,敬請見諒!※

經調查發現就師資的層面而言,美術類部份,師資的學歷程度因階段而有別,階段愈高,具高學歷的教師也愈多,音樂類也是如此的現象;無論在那一階段,表演藝術的教師都呈現貧缺的狀況。

課程部份,無論那一教育階段,教師設計課程時,普遍以學生為主要的考量;多數國小的教師是自行設計或編選教材,且強調「生活與應用」,惟學生多數認為學習最多的是「技巧與創作」,教與學之間顯然存有落差;國中階段的教師亦多是自行設計或編選教材,且強調「欣賞與批評」,惟學生多數認為學習最多的是「技巧與創作」,教與學之間同樣存有落差;高中階段的教師大多數自行設計課程,亦有多數是依授課主題編選,多數的教師不瞭解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的內涵;大學階段,多數教師並不瞭解國中小及高中課程標準的內涵,多數教師依教授主題編選教材,其次是自行設計,多數教師教學依序強調「文化與理解」、「欣賞與思辨」、「探索與表現」、以及「提昇生活品味」,但學生自省學習最多的依序是「欣賞與思辨」、「提昇生活品味」、「文化與理解」、以及「探索與表現」,如同其他階段一般,教與學之間存在著落差。

就設備與資源的層面而言,大學階段表演藝術教室的設備較國中小及高中階段稍好,整體而言,硬體設備有待改善,視聽相關設備較為不足。國小階段,藝術教育專用教室主要以音樂教室最為普遍,其次為視覺藝術,欠缺表演藝術教室;國中階段,藝術教育專用教室主要以視覺藝術及音樂教室一間最為普遍,欠缺表演藝術教室;高中階段,藝術教育專用教室主要以美術及音樂教室各一間最為普遍,設有表演藝術教室者少;大專院校藝術教育專用教室主要以美術、音樂、表演及視聽教室各一間最為普遍,大班容量之通識教育教室較為不足。

就社會經援部份,國中小的主要單位為家長會,其次為相關教育機構;高中學校社會經援短缺;大專院校主要單位為教育部。

就教師研習的層面而言,一班學校均積極鼓勵教師進修,或研讀研究所課程,或提供網路資源,或提供教學觀摩的機會,或同儕成長等,惟國中小以至高中階段的教師均一致以課程不易調動,或沒教師代課,或沒時間補課,或學校不負擔代課費等,是影響教師進修研習的最主要與困難的因素。

建議1.藝術教師之聘任彈性化,並建立流通的機制。 2.設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建立藝術類課程規劃與評鑑之機制。3.釐清大學與高中一般藝術課程之學習能力指標。4.專款增置教學設備,拓展教學資源。5.辦理有效之師資培育、研習與研究之課程與管道。

授權狀態:已授權

章節標目

標題頁數全文
中文摘要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主旨
  第二節、研究背景
  第三節、研究範圍
  第四節、研究項目
第二章、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研究架構
  第二節、研究對象
  第三節、研究方法
  第四節、研究步驟
第三章、台灣地區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文獻探討
  第一節、台灣地區藝術教育政策
  第二節、台灣地區高級中等學校一般藝術教育現況
  第三節、台灣地區大專院校一般藝術教育現況
  第四節、問題探討
第四章、台灣地區高級中等學校一般藝術教育現況調查分析
  第一節、問卷調查分析
  第二節、分區座談分析
  第三節、參訪學校分析
  第四節、學者專家諮詢分析
第五章、台灣地區大專院校一般藝術教育現況調查分析
  第一節、問卷調查分析
  第二節、分區座談分析
  第三節、參訪學校分析
  第四節、學者專家諮詢分析
第六章、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與高級中等學校暨大專院校藝術教育之比較分析
  第一節、師資方面
  第二節、課程方面
  第三節、設備與資源方面
  第四節、研習方面
第七章、結語與建議
  第一節、結語
  第二節、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一、台灣地區高級中等學校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普查及問題分析(高中行政人員、高中教師、高中學生用卷)
附錄二、台灣地區大專院校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普查及問題分析(大專行政人員、大專教師、大專學生用卷)
附錄三、台灣地區高級中等學校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普查及問題分析分區座談會實施計畫
附錄四、分區座談記錄
附錄五、台灣地區高級中等學校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普查及問題分析參觀訪談實施計畫
附錄六、參觀訪談記錄
附錄七、台灣地區高級中等學校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普查及問題分析學者專家座談及書面諮詢實施計畫
附錄八、學者專家座談會記錄及書面諮詢意見彙整
附錄九、學者專家諮詢名單
附錄十、問卷預試學者專家及學生代表
附錄十一、研究人員簡介
附錄十二、研究報告撰寫人員